第六十九章 生死之际 (第2/2页)
恢复,新鲜的气流被吸入体内,随着崔硕按压起伏的动作,废气沿着肺部、气管一股股地吐出。 默默地感受着徐老太爷口鼻间气流的强度,崔硕警惕地探听着那声响之变化,更是关切地望着徐老太爷的干枯的双唇和紧闭的双眼。 呼! 又是一记快速按下,徐老太爷胸腔肺部空气猛地挤压而出。 噗地一声破空声响起,只见一团灰黄之物,自徐老太爷口中喷射而出。 噗哒!一记浓痰唾于地面。 好在崔硕早有准备,身子闪得也是颇快,若不然非被这一记看似毫无征兆的浓痰吐中不可。 “憋,憋死老夫了——”一口浓痰刚刚吐出,徐老太爷竟是长出一口气,低声唤了起来。 醒了,终于醒了! 幸运呐! 崔硕欣慰地长出一口气,同时心底暗自侥幸着,他的初吻终于不用奉献给这干瘪的徐老太爷,他也不用在这大堂上行那离经叛道之举了。 甩了甩酸痛的手掌、双臂,崔硕又伸出了手去,在那徐老太爷胸腹之间揉按、摩挲着。 徐老太爷这一声虽是换得甚是微弱,但在徐通判听来,简直如闻纶音,其声简直堪比黄钟大吕奏鸣之奏鸣。 “父亲,父亲你醒了!”徐通判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来,一脸惊喜神色地望着面色稍缓的老父亲,眼眶中的热泪竟是再也忍不住,噗哒噗哒地滴落下来“孩儿不孝,不孝呀!” 便在徐通判悔恨、惊喜交加的哭声中,少年崔硕不急不慢,缓缓地替徐老爷太爷捋着胸腹。
适才徐老太爷昏厥,看来是一时气急,是被浓痰堵住了气管,正是中医痰迷心窍之症。 此等急救,关窍之处便是令昏迷着吐出那一口堵塞气管的浓痰。眼下的徐老太爷,只吐了一口,其气管中的堵塞浓痰是否彻底清除,崔硕还不太明了。 此时,崔硕尚不敢大意,他伸手挡住了徐通判,扶起了徐老太爷,双手撑着其背部坐下,随后便使出空心拳,在徐老太爷背部叩击起来。 随着一声声空空的叩击声,徐老太爷便是连声几个咳嗽,又是两口浓痰吐出,这才咽了口唾沫,恢复了些气力的他盘坐于地,大口大口地喘息起来。 这下,崔硕那颗悬着的心彻底地放了下来,他一边替徐老太爷推拿抚摸着背部,待其气息渐渐恢复平静如常时,一边又劝说着,将徐老太爷放下平躺。 待徐老太爷不情愿地再次躺下,崔硕半跪着身子,望着其渐渐恢复些许红润的面庞,竟是歉意地一笑:“方才老伯气得痰气上涌,迷住了心窍,小生罪过,罪过。” 徐老太爷眨了眨昏花的眼睛,待看清面前之人,竟是老脸微红,瘪了瘪嘴,涩声道:“子孙不宵,真是羞煞了祖宗。老身俺这里,给小哥陪不是了!” 崔硕淡淡地笑着,仿佛套着被公人套着铁链缉拿进县衙,被按到在地差点被受了刑棍的不是他本人一般。 只听他缓声答道:“老伯您先歇着点了,将养身子要紧,莫要气坏了才是。” 今日街头偶遇不平事,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崔硕,愤而出手教训了徐衙内两个帮闲恶奴。然则,火气发倒是发泄出去了。崔硕也明白徐衙内这等跋扈惯了的官二代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依着崔硕原本的意思,本想出手后趁着混乱的人群,脚底抹油开溜了之。 机缘,足可逆转来日命运之机缘,毫无预料地降临在自己面前:自己出手救下的那少年,竟然是侧微于民间的赵与莒,来日在位长达四十年的大宋皇帝。 正因了如此,崔硕改变了主意,临机决断和赵与莒共进退,宁肯自己吃些苦头,也要和这位来日大宋朝的皇帝构筑坚实之情义。 可以说,崔硕来到这山阴县衙大堂上,心里已是做好了吃苦头之准备。崔硕自认,在这县衙之上自己没有和徐衙内抗衡之资本,拼爹,自己那老爹早已故去,那是万万拼不过的。 一时想不出脱身之计的崔硕,差点被水火棍抽在身上。 未曾料到,听闻孙子徐衙内差点摔下马车受了重伤,盛怒之下,徐老太爷大闹山阴县衙,痛殴逆子徐通判。徐老太爷的出现,竟然无意间将崔硕救了下来,令他免收一顿颇不好受的皮rou之苦。可以说,刚刚救醒的徐老太爷,竟是变相襄助崔硕摆脱了困局。 正因为如此,崔硕对徐老太爷还是心存感激的。不管这老太爷原本之意愿如何,自己终究是这一番县衙闹剧之受益者。 于是乎,崔硕便做出了一副淡然、甚至无功不受禄的模样,并未大大咧咧地接受徐老太爷之致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