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军备与扩军并重 (第2/2页)
立起超过300万的预备役、500万的民兵组织,如此即使前方作战不顺,也可以快速的进行补充。 杨兴决定采纳这种意见,杨兴认为,中国由于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战争动员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他们主要进行人员动员,而我们则主要进行工业、物资动员。 在战争期间,我们将优先保证各项军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大新武器的研发,加大武器的生产。 对于兵员方面,大本营通过决议,在年末,正规军将扩大到450万的规模,在全国建立300万后备役,建立500万民兵,如此保证充足的兵力补给。 决定将正规军由150个师扩充到200个师的水平,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各野战军都保证在3个师的编制外,就是空战师增加2个,装甲师由目前的6个增加到10个,骑兵师由目前的12个增加到16个,守备师增加18个。 每月保证能够应征10万青年,或者编入其他部队,或者补充前线伤亡,如此。对各军编制,众人提出太多意见,一些认为,一个军接近4万到6万人,规模不可谓不庞大,但是在作战过程中,飞行部队,坦克部队直接归属到兵团,而战机稍纵即逝,常常浪费很多良好机会。 在战斗中,常常出现这种状况,发现敌军战斗机、轰炸机飞赴前线作战,为了对抗敌军空中力量,常常要向兵团请示,向兵团附属的空战团团长报告,如此造成太多时间浪费。 而在国内,早已经形成一种集团军的概念,由若干军或者师组成,执行战略作战任务。 考虑到这种情况,决定先将目前的一些主力军改编成集团军,然后其他前线野战军逐渐整编成集团军。
在未来,集团军将包括3~4个步兵师,1个装甲旅,1个空战团,1个重炮团,1个通讯营、1个防化营、1个高射炮营。 按照这种编制,对步兵第1军、第3军、第4军、第6军、第12军、第18军、第19军、第20军、进行改编,在翻年后,若是集团军作战效果非常理想,再对调往前线作战的各部整编为集团军。 在完成集团化整编后,各集团军人数将达到8~10万人。 对没有完成集团化整编的前线各步兵军,则配备一个坦克连,1个空战大队。 另外,考虑现在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其他野战军,也将施行甲级编制,一律采用3师编制,保证前线作战兵力。 对各野战师、各守备师,增设一个补充团,以便随时补充作战兵力。 考虑到伯力省、以及远东各地区地广人稀,若象内陆那样设立设备部队会造成兵力浪费,决定建立守备团、守备中队、守备小队制度,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工具,以边能绥靖边境地区。 对黄光锐、杜聿明等人提出飞机、坦克、大炮、汽车等技术兵种短缺现象,大家可是一致同意进行扩编。 我们每个空战师要有现在的2个空军大队,提为3个战斗机大队,如此每个空战师战斗机保证在150架,轰炸机保证在50架左右。 后方优先训练飞行员、坦克兵、炮兵、汽车兵等技术兵种。 对这个众人是没有多大怀疑。 对战争动员,杨兴认为主要是军工动员,并进行了部署: 1、加强钢铁,石油,火炮等152种重点战略物资生产。 2、加强运输线的修复 3、成立战时生产委员会,直接归杨兴领导,其成员包括总装备部、工业部、财务部、交通部、总参谋部 4、成立一个训练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训练总监,后方各大军区司令员,陆海空三军参谋次长。 正如杨兴所考虑的那样,国人从来不怕死,在历史上,每次王朝更迭,中国人口锐减到2成,有的甚至是一成,就拿四川来说吧,在南宋末年,在满清初期,不是被杀光了嘛?所以斯大林想用武力迫使我们就范,休想,只要我们士兵武装起来,只要我们在后方有足够供给,一定能够打败其嚣张气焰 milogaipors-serif‘; mso-bidi-font-family:calletter-;mso-font-; font-weight:normal‘>12个增加到16个,守备师增加18个。 每月保证能够应征10万青年,或者编入其他部队,或者补充前线伤亡,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