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_第398章 克伦威尔断头台之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克伦威尔断头台之歌 (第2/3页)

  七月二日,中华帝国战地观摩团指挥李自成就任中华帝国皇家陆军英国干涉军指挥官,指挥怀特岛的皇家陆军358团。

    中华帝国英国干涉军的成立,顿时成为了欧洲各国争议的话题。曾几何时,欧洲人的内政会让东方人来插手?英国人先给中华帝国提供了一个在欧洲的立足点——怀特岛,如今又请中华帝国军队帮助打内战,这一切无疑给中华帝国干涉欧洲事务敞开了大门。欧洲各国的政治家们敏锐的察觉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威胁,但是大多数欧洲人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点。除了西班牙人之外,欧洲人似乎还对中华帝国充满了幻想色彩。

    两天后,358团搭乘英国运输舰沿着泰晤士河直抵伦敦。

    与此同时,苏格兰方面,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多为新征入伍的士兵,训练差,装备缺,加之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未能及时与之会合,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这导致克伦威尔的民兵团也不敢孤军冒进,速度减慢,给中华帝国皇家陆军358团及时赶到伦敦布防对付苏格兰军队赢得了时间。

    抵达358团抵达伦敦后,李自成得知叛军依然步履蹒跚的前进,决定主动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中华帝国出兵的消息还未传到苏格兰军队指挥官的耳朵里,他们还认为伦敦防御空虚,因此行军途中估计会大意。李自成指挥的358团全部都是战马代步,机动性极强,而叛军此时还未汇合,成三路分别推进态势,考虑到敌众我寡的态势,李自成决定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他们。

    首先就是距离最近的苏格兰门罗指挥的军队,这支军队战力最弱,他们的战术战备能力对于中华帝国的战地观摩团军官们来说,了如指掌一般。

    七月六日,李自成指挥358团奔袭了七十公里,在卢顿附近布满矿坑的荒原上袭击了门罗所部。

    当时,门罗所部正在行军,两千余人队伍被358团骑兵瞬间冲垮。突如其来的袭击顿时吓蒙了苏格兰士兵们,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是中华帝国的军队,处于准备不足和对中华帝国军队的不了解,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惧怕,导致门罗指挥失灵,全军被分割成七八段,各自为战,不到半个小时便被击溃。

    当然,迅速击溃敌军主要还是基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将士们的勇猛和果断。

    作为第一次同英国人交战,李自成深知其中的各种影响。就战争本身,“首战必胜”的思想是中华帝国陆军的核心思想,任何战争中的第一场战斗必须要获胜,否则将会影响全军士气。而抛开战争本身,在英国的第一战涉及到中华帝国的国际影响力。李自成必须要胜利,否则不管他多么有能力,都会被帝国政府严厉责罚,甚至以后的军人生涯就此结束都有可能。

    因此,李自成在战前做了相当大的思想工作,全团使尽全力的气势压倒了敌军的抵抗意志。

    战斗结束后,门罗等一千三百余人被俘,死伤两百余人,其余落荒而逃,战后统计失踪三百多人。而358团仅仅只有一人阵亡,不到十人受伤,大获全胜。

    作为中英军队之间的第一场战斗,卢顿之战竟然如此简单,令古今军事家们无从理解。偏偏还有戏剧化的一幕,指挥官门罗竟然命令身边的士兵缴了附近抵抗中的苏格兰士兵的武器,并要求他们直接向中华帝国军队投降。

    事后门罗在苏格兰的军事法庭上的辩解竟然是苏格兰没有向中华帝国正式宣战,不希望苏格兰和中华帝国交恶,偏偏苏格兰军事法庭认可了门罗的解释,无罪开释。

    卢顿之战过后,汉密尔顿将军指挥的苏格兰四千余人的军队顿时停止了前进。不知道内情的他,以为能够全歼门罗的两千士兵绝非少量的中华帝国军队。和门罗的思想几乎差不多,汉密尔顿将军对于中华帝国的军事干预表示不满,但是在没有得到苏格兰议会批准之前,他不敢和中华帝国军队开战,防止战事扩大。

    汉密尔顿的军队停止了前进,就地寻找了易守地势,组织防御。

    克伦威尔攻占了纽波利之后,才得知苏格兰军队不可能到底会师地点了。中华帝国的军事干预,使得克伦威尔感到了巨大的危机。

    此时,克伦威尔的军队已经属于孤军深入。他的部队大多数都是新兵,显然无法跟精锐的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相比,权衡利弊。克伦威尔立即率五千人的部队挥师北上,试图避开中华帝国的军队,安全退回苏格兰,或者跟汉密尔顿的军队汇合。

    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行军。克伦威尔在行军途中,大雨滂沱,士兵衣衫不整,靴袜磨破,但他们却毫无怨言。他们深知,他们是为正义事业而战,为反对专制王权而战。

    但是知道内情的军官们却是明白,中华帝国直接军事干预了,第二次内战的前景悲观。这点从克伦威尔听到中华帝国军队的那一刻就清楚了,因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克伦威尔还没有敢和中华帝国军队正面交战的胆量。

    他们冒雨前进,从广漠荒凉的威尔士草原来到满布矿坑的北部山区。在克伦威尔逃窜的同时,李自成并未选择出击,而是令主力休整隐藏目标,派出侦察骑兵盯着克伦威尔的动态,准备在他最疲惫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7月27日,英国国王军四处平叛成功,陆续返回。查理一世立刻命令国王军继续北伐苏格兰,配合中华帝国干涉军包围叛军,并一举占领苏格兰。

    8月5日,克伦威尔抵达诺丁汉。与此同时,苏格兰议会的命令也下达了,命令汉密尔顿立即将军队带回苏格兰,放弃进攻英格兰的计划。

    军事被政治如此摆布,令汉密尔顿十分恼火,但是却不得不服从命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