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朝议 (第2/2页)
官员还是很整齐一致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分封举荐的这事一旦通过,他们这些人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他们才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封疆大吏这样的职位肯定是在他们这些信得过的人里面挑选,就连那杂七杂八的小职位都将由他们举荐。 从这一点看,开疆扩土之后,君王获得的是更高的地位和荣誉,而百官却是从中获得了更多,包括更大的权势和利益。 赵王听了众臣的意见后,点了点头,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寒冬将至,确是该趁机整理此事,那诸位爱卿可有良才举荐?” “启奏陛下,燕州,灵州等地山多林密,妖兽四伏,如今各方宗门少有臣服,臣认为应该趁此机会加以任职,以正皇恩…” 丞相再次站了出来,先是说了一下各地方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又连忙举荐了好几个官员和实力不俗的宗门。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讲述了这些官员的出身才识和各宗门的实力,让人从中挑不出任何毛病,也足以见得对方的准备很充足。 赵王眼睛眯了眯:“丞相所言极是,诸位爱卿可还有补充?” 一个老将军恭敬道:“启奏陛下,既然有宗门愿意投诚,那自然要发挥其用,如今天下刚定,却是需要一帮强者去镇守八方。” “如此一来,既能起到震慑暗中宵小之用,又能让天下百姓都感受到陛下的皇恩浩荡,此乃一举多得也,老臣甚是赞同。” “老将军所言有理。” “臣等附议。” 随着一人带头,剩下的文武百官连忙行礼高呼,尽数赞同。 赵王见状,先看了眼一旁的少年,见对方没有异常表现,然后点头说道:“那好,就依诸位爱卿之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高呼谢礼,很是激动。 “众卿平身。” 赵王抬了抬手,点点头道:“好了,今天的事就先到这里,如今天气渐冷,诸位爱卿都早点回家休息吧。” “臣等告退!” 众臣躬身高呼,准备离开。 “等一下。” 三个字的声音不大,却丝毫不亚于一道惊雷炸响。 一瞬间,朝堂上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齐刷刷的望着一旁椅子上那位目光凌厉的少年。 “慕公子,您这是?” 赵王一脸疑惑的看着慕枫,很不解,他一直以为对方是要找自己单独谈事,所以才早早的遣散百官。 不过,现在看来,貌似不是。 “好了,既然都在,那我来说两句吧。” 慕枫站起身,静静的看了一眼在场百官,随后目光锁定在赵王身上,说道:“刚才赵王说得不错,攘外必先安内。” “一个国家的强盛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作为支撑,一:勤政的君臣;二:强大的武力;三:健全的法制。” 此话一出,在场的君臣都不禁点了点头,很是认可。 “前面两点我不做解释,诸位也应该都很清楚。” “就最后一点,何为健全的法制?” 说到这里,慕枫又看了一眼在场众人,见没有回答,便结合前世今生的经历见闻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统一的语言,文字,信仰,货币,这是一个国家的基本。 修炼和教育的普及,这是国家强盛的核心。 “慕公子,这修炼和教育的普及怕是多有不妥,古往今来…” 丞相小心翼翼的站了出来,委婉的举例说明修炼和教育普及后将会面临的种种弊端,不利于当权者的统治等等。 “是啊慕公子,丞相所言极是,如果……” 一帮大臣齐声附和,极力反对。 从古至今的当权者所采用的统治手段都是奴化百姓,这也是他们一致认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固统治阶级的利益。 慕枫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在来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会是这一幅场景,目光一转,他看向了赵王:“赵王,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句话,赵王心头发憷,连忙开口回道:“慕公子,修炼和教育若能得到普及,确实可以让一个国家变得更强大。但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实乃弊大于利也。” 如果百姓都有着强大的武力和自主的思想,那对国家来说,确实很难安宁,也更容易发生造反等事。 慕枫闻言,轻轻摇头,起身,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这一刻的他眼神如刀锋般凌厉,让人不敢直视。 “为君者,一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雄心壮志,二要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阔心胸,三要有开创盛世强国富民的坚定决心。” “从将要灭国的亡君,到一统横域的圣王,我原以为你会随着赵国的强大一步步成长,但现在看来,朽木,不可雕也。” 最后那六个字很轻,却如一柄重锤敲打在众人心头。 “我……” 赵王身子一颤,望着那少年逐渐远去的身影,欲言又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