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强大处下之圣人之道 (第1/2页)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强大处下》 封凌的变化是越来越大,这不体现在封凌的武学境界上面,而是体现在精神修为方面,水千涟的浮生经,对于这一道,可以说是讲解得很明悟了,一个多月的讲解,封凌的讲解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奈何与水千涟一样,身体受到限制,暂时不能修习武学。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封凌的劫界,变化日益明显,三棱锥形状的劫界,已经很是稳定下来,自从上次讲蜃魔的一半灵魂禁锢在劫界之中后,封凌意外的发现,不需要方圆封印和六根清净剑印,自己也能够压制魔种了,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总算是好事。 如今,魔种在里面倒是很安逸,竟然和小朱雀做起了邻居,大概知道自己逃出去无望,索性放弃了吧,或许也是在等待机会。 封凌境界的不断熏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劫界的力量,已经逐渐开始了质变,这不体现在真气一道上,劫界之中的真气,还是与原来的一样多,但是封凌感觉如果调动运用的话,至少可用以发挥是更大的力量,就如同一个人,智慧的不断增长,让他不用做那些事也知道很多东西。 现在是水千涟传授封凌圣人之道的日子,算起来,在浮生谷的日子,大概也有接近三个月了,从讲解的一个月,到自己参悟,这其中的经历,只有封凌自己才能明白。 这期间,封凌仔细的将浮生经从头到尾整体一便,感悟渐深。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缀。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 这是浮生经中的庶民之道,封凌从中悟出庶民之剑,将之融入了自己的劫界,与出离境的金色真气融合,一同化为紫色。 治人事天,即尽人事以合天道。能尽人事,即合天道。天与人,虽一高一卑,迥相悬绝,惟在于安民为主,民治定则天心一矣。 这就是封凌对于庶民之道的领悟,紫色的真气,便如同汪洋大海,取之不尽,源源不竭。 这便是浮生三道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战劫刀来说,也是基础,亘心境以及夭返境的真气,都是靠着一层层的推进演化而成。不懂庶民之道,后面的两道就更加不用谈。 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是浮生三道之中的霸王之道,对于乱世,以杀止杀,大乱之后,才能大治。 大道隐,王者出。 经由王者开创的宏图霸业,已经是离圣人更近一步了。集庶民力量于一身,方显霸王本色。 封凌的霸王之道,则是被融入亘心境之中,那白色的真气层,已经日趋淡然,王者原本就是寂寞的,出离境提供真气的同时,亘心境默默的吸收着,化为己身最为尖利的东西。 迅猛,便是战劫刀亘心境的特征。 不战,是战劫刀保持清醒的境界。 慧远的亘心境是灰色,封凌的是白色,这也是因为融合了霸王之道的缘故,有着这种经验,封凌已经打算将圣人之道,融入进自己的夭返境之中。 只是封凌也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初融合霸王之道,还是多亏了湘夫人的考验才得以成功的。 而现在,水千涟要传授自己圣人之道,封凌都难以保持修炼这么久的平静之心。 来见到水千涟的时候,水千涟认真的观察自己很久,才给了封凌一个笑脸:“还不错,至少你的表现,还过得去。” 封凌想了想,说道:“还不是谷主跟我说了今日传我圣人之道,听了之后,有点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 “圣人以平常心!” 封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承认自己定力还不够。 “封凌,在我说以前,我想问你一下,你心中所认为的圣人,是怎样一个定义?”水千涟问道。 封凌知道水千涟这一次,并不是在考自己,而是在跟自己交流,不必跟他打禅机,真理,有时候是在朴素中寻求的。之前封凌都刻意将自己放在那种无为之境之中,认为习惯就好。后来也逐渐习惯了,所以真个人才发生变化,此刻却是在求教,不明白之处,还有很多。 “道纪之中,圣人有很多,但是全因蜃魔而起,只要是诛除了蜃魔,都有资格得到圣人的荣誉。这对得到的人来说,并不值得一提,我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