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对高丽的态度 (第2/2页)
如今。泉盖苏文杀了高建武以及几百个相关的大臣。又立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自己自封莫离支。相当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国务卿。差不多成了高丽一手遮天的人物。或者说。他从来都一手遮天。 最叫大唐不能容忍的是。泉盖苏文如今打的主意是。与百济和亲。一起攻击新罗。 大唐的报纸上开始渲染泉盖苏文的不忠、不仁、不义。大逆不道。弑君杀臣。独断专行。侵掠邻邦。蛮横的如同布什口中的萨达姆。当然。大唐是这个时代的国际警察。需要维持国际秩序! 李世民的知消息后。差点就想当场宣布。发兵辽东。让那些已经忘记了大唐威严的家伙尝试一下大唐的兵锋是否依然锋利! 所有的舆论机器全面开动。高丽的历史被翻了出来。隋朝出征士兵被屠戮。被俘虏。他们生活的凄惨。对家乡的渴望也被披露出来。高丽被形容成了一个狂妄自大、卑鄙无耻的国度。泉盖苏文的脑袋上被扣了不知多少古往今来可以找的出来的恶劣的形容词。就差没说他一生下来就长着反骨。他老爹怎么没把他直接淹死在便盆里了! 除此之外。朝鲜半岛上三国的具体形势也被登到了报纸上。五花八门。甚至连新罗女王金善德养了几个面首这等八卦也登了出来。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又有人说。那个高藏。实际上是泉盖苏文和他老妈偷情的产物。要不然。高家那么多人。王位怎么就落到了他头上呢?提出这个八卦的甚至不知从哪里弄出来一份两人的画像。印在报纸上。来了个“寻找两人相似之处”的有奖竞猜活动。很是受欢迎。 当然。那只是些小报上的花边新闻。搏人一笑而已。真正正规的报纸开始分析三国目前的国力兵力对比。请了一大堆有名的将领在报纸上分析三国混战的几率有多大。新罗能支撑多久。百济是否会同意和亲计划。百济是否会反过来摆高丽一道。转而与新罗结盟。等等!一些想要打仗想疯了的将领公然宣称。给他多少人马。他就能打到平壤城下。将那个泉盖苏文的脑袋摘下来送回长安。大唐所有的军队都开始进入了紧急状态。十六卫每日里训练的热火朝天。就想着跑高丽去一次。挣上一份战功。回来好封妻荫子。各种各样的战术计划被提出。一大堆人天天在报纸上吵来吵去。互相批判着对方如何如何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辽东具体的的形图也被描绘了出来。军方制作了最新的沙盘。天天盯着它看。小棍子不时的捣着平壤城的所在。恨不的立刻就去把它踏平了! 李世民也急啊!不过。毕竟。高丽还没有付诸实施。没有正式挑战大唐的尊严。也就是说。现在发兵。还是出师无名。 不过。这借口什么的。找找总是有的。关键是朝中大臣的态度问题。武将就不要说了。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自然成天想着冲锋陷阵。生怕天下太平。没仗打了!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文臣。 李世民为了保持泱泱大国的气度。尽管心里很是猴急。但是还是要先采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的。 贞观十六年。太宗闻建德死。为之举哀。使持节吊祭。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但是真正的目的便是静观其变。 然后。李世民不想再忍下去了。他很直接的告诉一干手下。说道:“盖苏文此人实在是太过分了。高建武也是大唐册封过的高丽王。他居然杀君攘国。实在是太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了!大唐如今如此强盛。朕攻打高丽。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朕打算御驾亲征。你们觉的怎么样?” 文臣说起来是最不喜欢打仗的。前方打仗。拼的是性命。更重要的是。拼的是钱啊!装备、粮草、车马、还有战后的抚恤封赏。那样不要花钱啊!所以。劝阻是必要的。 司空房玄龄就说了:“陛下士勇而力有余。戢不用。所谓止戈为武啊!妄动刀兵。本来就是不详!还是不要随意的好!” 司徒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高丽又没一个人跑过来叫大唐主持公道。此时出兵。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应该赐书安慰。隐其患。抚其存。然后高丽就会臣服于大唐了!” 李世民说不过他们。没办法。先忍下这口气。到时候一并清算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