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中原 八、荆襄水阵 (第1/3页)
荆吴不可分?”我皱起眉,鲁肃就说了这么一句?那个西川啊! 了半天不得其解,便问出另一个盘旋了好一儿的大疑问。 “周瑜……周公瑾他为什么突然起要跟我说话?” 徐庶微笑:“子敬今日将陪伴周将军从宜城去往襄阳,预计傍晚时抵达。我知道主公一定不愿在公瑾面前失礼,所以先来跟主公说一声。我,等主公你见到他二位,聊一聊,一切就全都清楚了。” 我赞同地点点头,徐庶太知我心了。周瑜这种人,本来脸面就薄,眼下又是这么个尴尬身份,自然处处担心受辱。 从宜城去襄阳,比新野到襄阳要近一倍的路程,虽然他们走得慢,但我这边也需立刻出发,才能我等他,不让他等我。 可是赵玉的事怎么办呢?要是没别的事,安置他很简单,玉儿虽然不舍得和我分开,却非常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知道军师亲自赶来,必有大事。 可是我急着把他招了来,可不是扔在新野就不管了的。 我还肩负着一项重担,要撮和他和阿袖的好事呢!! 当初我授意徐庶,把阿袖改嫁给赵玉。桓家十分痛快,并无二话,做得已经很够意思了。 但如此一来,赵玉和阿袖这门亲,就必须成功! 只能成功!! 可是,虽然赵楷已经应诺下来。并和桓阶互送了家长信物。 但当事人赵玉自己,目前却还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中。 了半天,问徐庶怎么办? 徐庶也是全明白内情地人,当即说道:“主公,反正赵将军现在无事,何不令他兼任迎宾礼官,去接一下典满将军呢?” 我一也对,徐庶脑子就是灵活。刻意安排。反不如让他们偶然邂逅。见面后也许反而更能自然沟通。 高! 我立刻叫来赵玉,跟他一说。赵玉很是高兴,道:“让我去接典哥哥和宋亮?那当然好了。飞叔你放心去吧,接待他们的事,我全包了。” 徐庶把随他来的一名职官留下协助赵玉。 我特别叮嘱赵玉:“记得带着桓宜司马一道去。” 赵玉细眉动动,道:“知道啦,飞叔。我懂礼节的。再说,典哥哥和宋亮,也都不是外人,没关系的。” 我听他说话敷衍,盯着他:“桓家的三小姐阿袖姑娘和典满他们同至,桓司马是她亲兄,你带了他去,让他们兄妹也能欢聚团圆。” 赵玉一愣神。过了片刻。细眉耷拉下来:“玉儿明白了。” 我看他几眼,还有些不大放心,不过看看等在旁边的徐庶。心里念着周瑜和江南大势,只得又叮嘱几句,便和徐庶一起,南下官道,疾驰而去。 新野离襄阳大约有一百二十余里,中间的路程仅有半数是修过地,我们在官道上跑上一段,就得再慢下来,缓步通过一些坑坑凹凹。 我忽然起某人地说法,扬起鞭说道:“若把这些大道通途全都挖断,组成一个个小池塘,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顿时两眼放光,道:“这真是绝妙地法,可称荆襄水阵。如此以来,就不必害怕北方的铁骑再度南下了。无论是曹cao,还是袁绍,再过来,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荆襄水阵!好名字。呵呵,罗蒙要听说军师以此命名他的构,必定欣喜呀!” “原来竟是罗先生的法么?” “正是。” —————————————————————————————————————————————————————————————————————————— 一路谈谈扯扯,清晨出发,回到襄阳时已近未申时分,一问,周瑜和鲁肃还没回来。 我并不着急。周瑜这次既已开口,怎么着,也不可能再像当初兵败时那样缄默无言,一隐到底了。 只是一晃半年,没到周瑜居然在这个时候指名要见我。 “他要和我说些什么呢?” 和徐庶一起,刚回到大将军府,就接到了新野飞传过来的机密军报,转的是义阳杜似兰的密报。 徐庶取出纸卷,看一眼封字,毫不停留,直接就递给了我。 我看看他。徐庶微笑道:“杜护军写得明白:主公亲阅。” 我接过,仔细看看,道:“下面还有‘并徐、田二位军师’字样,军师莫非眼花?” 徐庶笑而不语。 我摇头,连徐庶都来跟我开这种玩笑,看来我和小兰地私人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啊! 对杜似兰的安置,我现在还没时间去考虑,无论有什么法,都得等我先和阿樱正式成了亲再说。为此,桂阳剑盟侯易侯盟主多次追问我和他千金的婚事,我亦是百般推脱,令他老人家很不高兴。 凡事都须讲个先来后到不是? 打开密报,一看之下,我暗吃一惊,顿时警惕起来。 密报里主要说的是一件怪事。 昨夜定更,襄阳军攻陷平靖关。段瑾率领的刺jianian营小分队也随先锋部分进入城关。 当时关中一片混乱,大半负隅顽抗的刘氏余党都在城门附近与蒯奇的主力纠缠。段瑾他们没有参与巷战,而是在内线的引导下,径扑向刘琦和蒯越地住地。 他们这次地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