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云台_第一百五十六章 定(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定(中) (第2/3页)

辅助,当能保证主公的安全”阎圃却是插话道。

    “伯舆和健民你们两个人也跟着你们师傅一起去,毕竟主公身份非同一般,若是出事,天下的大局可要为之大变我随后再增派些人手去增援你们”

    “至于马太守这一路,溢之你之后就飞鸽传书与长安方向,让庞德将军,还有王双,加上费耀领人手去保护马太守的沿路安全记住,另外再让费耀注意,不要带上那个戴陵”邓瀚却是吩咐完了这两路。

    “那大人,益州这一路?”马谡问道。

    “幼常你有何建议?”

    “其实,这一路或许是最难处理的,毕竟益州与我们之间多有些龌龊事情,而今虽说已经是既往不咎了,可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说说就能过去了,而且之前益州方面屡屡为难,大家虽然不说,可是这心里的膈应总是不会那么快就过去的这还要时间的检验”

    “故而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不能轻忽之,毕竟益州今后也是我们荆州的大后方,后方不宁,于我们争霸天下更是大害”

    “虽然刘季玉身边有张任的益州军马护持,还有魏延将军的骑兵为助,虽然兵马不少,可是他们需要护持的人也很多,不仅有益州牧刘璋,还有益州的黄权,郑度,王累这些人物。当然我们也都知道此次随着刘季玉一起来南郑的人员中,大都是益州这些年来一直反对我们荆州的中坚力量,若是此次因为不幸,被人乘机在路上给害了,起码益州上下便会对我们心生怀疑,不能同心同德即便使我们最后能够保的刘璋的安危,最终能够达成让益州臣服于荆州的共识,可是底下的人员会否对我们阴奉阳违,上下其手,里勾外连也未可知”

    “所以,若说主公一路的安危最为重要,这当然是第一位的,可是刘璋这里也不能轻忽之,其重要性即便是不如主公,却也差不了太多”

    “至于马太守处,大人适才的吩咐,应该足以应付了”

    “幼常所言甚是,少爷你看着益州方面的人手如何调整?”杨洋此时再次问道。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邓瀚也是顷刻间觉得自家的人手还是不够用度的,这么匆忙之间,兵分多路,竟然有了顾得了头,顾不了尾的难处。而且此时的南郑其实也是离不了人的,这么一来竟然是四处都要冒火,而他们的人手要应对这个局面自然是人手不足。

    当然这只是邓瀚他们自己的问题,毕竟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究竟能够调动多少人马,若是他们能够明确的知道敌人的数量,自是能够把握其间的关注度,按照轻重主次来加以应对。可是此时的他们自是因为敌情不明,敌在俺,而己方在明处,故而唯恐对于各处的防护不力,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这才使得邓瀚觉得很是犯难。

    “子浩,若是你信得过,这南郑城便交给我吧,我相信有杨洋和马谡两人的帮助下,城中的安危,我能够保证的了”阎圃却是这个时候插话道,

    “其实子浩我们也应该知道,若是主公和其他两位大人没有进入南郑城,这南郑城中即便是再空虚,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毕竟那些人的目标是为了破坏三番会晤,若是三位大人觉得南郑不安全,自是可以从容另选一地为他们的会晤之地,这样一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自然需要重新的布置,而那些人又何尝不需要再从新布置呢,当然这里使我们的地盘,自是不会有太多的麻烦,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却是会给他们太多暴露的可能的”

    “故而在主公未来南郑之前,南郑虽危却实安,而等到主公到了城中,有了王大侠还有陈将军,以及随后而来的白耳精兵等等,却是会将南郑城中的护卫力量渐渐增强,更是会让他们破坏的机会变得渺茫才是啊”

    阎圃这一番话自是将诸人都说的心动。

    “其实还有一事,”马谡此时有言道,“敌人要想破坏三方会晤,而且不管是马太守又或者是刘季玉都是要将各自的地盘托付给我们荆州的,从今而后自然是三而为一的结果。不过要合而为一,也并不单单就只能破坏我们和他们两方的关系,还能破坏他们两方之间的关系的,当然不管是哪一方的关系被坏了,都会给我们的会晤造成不小的麻烦的”

    “幼常之意,我已经明白了,就是说我们还要防备他们利用三方不便的交通,假借名号,居间闹事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要预料到了,自然可以有所防备的”

    邓瀚这般说道,“既然阎圃愿意将南郑城的安危一任担起,那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李康和王基你们两个跟着师傅去护卫主公,让长安方面的庞德,王双,费耀等人去保护马腾大人,我自己就到益州这边去,与这些人可不单单只需要保护了他们的身体,还要将他们的心意都先做些处理才是啊”

    有了决议之后,与会的诸人自是按照事先商定的事情,分扑各处,去保护他们各自的目标。

    当然这其间自然以邓瀚这一路比较近,不过虽然近,可是刘璋也不会去抢刘备的东道主之名,故而在邓瀚急忙的赶了一段时间后,便在八月初一的时候和刘璋他们相逢在剑阁。

    所谓剑阁之雄,邓瀚却是此时没有机会去领略,不过他倒是领略到了黄权,郑度,王累三人对于他的到来的冷漠。

    其实说王累还算好一点,起码在邓瀚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王累还微微的点了点头,或许是王累终究要比黄权通情达理,比郑度多了几分淡然,明白什么叫做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郑度却像是长着一对朝天鼻一般,愣是要将自己的脸面贴着上天,让太阳直射,也不怕阳光冷厉晃花了他的眼。至于黄权却是一副只可远观,不能接近的神情,即便是两人之前在成都时已经有过一段公务上的往来,也没有让他有一点点的变化。

    不过此时的邓瀚也不能将一副热脸去贴到冷腚上,自是向刘璋解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