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_第二十八章 霍峻守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霍峻守宛 (第2/2页)

小半月就能撑到我军粮草彻底断绝的时候。到时候后路也被蔡瑁截断,文锦与老夫和数万西凉健儿,又该何去何从呢?”

    张绣默然。

    似乎是怕张绣还不信,还没被教育得彻底。贾诩又提问:“文锦可知原先占据南阳的是何人,现今南阳又为何为刘景升所据?”

    张绣仔细回忆了一下记忆,答道:“之前占据此地的乃是袁术袁公路,至于刘景升为何得占此地,应该是袁公路走后,刘景升趁势袭占的吧。”

    贾诩摇了摇头:“文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南阳郡乃昔日第一大郡,户籍百万,粮多民富,袁公路又怎会将此根基之地拱手相让?适时袁公路遣孙文台(孙坚)攻打襄阳不利,孙文台亦兵败身死。荆州军趁势反攻,攻占了穰城、郦国、博望三地,截断了南阳粮道,致使袁公路困坐宛城,兵多而粮少,最后只得弃宛城北上鲁阳,最后彻底退出荆州地界。”

    “此断粮之策,刘景升难道不会对文锦再使一次罢?”

    张绣哪里知道这么多历史细节,他只记得三国演义中袁术本来是南阳太守,但不知道为啥最后又跑去了淮南占地称帝。哪里知道演义和历史本就有很大出入,演义中孙坚与袁术平起平坐同为十八路诸侯,实际上历史上的孙坚不过是袁术养的一个高级打手——尽管这个打手不甘当个打手。

    另外自己也太过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哪怕是作为守土之犬这个名词代表人物的刘表刘璋之流,那也只是相对于曹cao、刘备和孙氏兄弟这些人而言的。刘表刘璋甚至袁术这些个人的机谋和才干也远非当世以及后世大多数人能比的。

    而对于张绣而言,无论是来自后世的rou丝大学生张秀还是历史上的张绣,论城府和智谋比起在三国乱世中能稳坐荆州近二十年的刘景升都有着天差地别。

    经过贾诩一番教育,张绣感觉自己貌似有点开了窍,不禁发问道:“照先生所言,如今事情的关键在于屯兵在新野的蔡瑁,那若是我现在率军急袭新野,掐断襄阳北上的道路,是不是就可以全据南阳之地呢?”

    贾诩笑出了声,那表情似乎是“这人终于开了窍,但是不多”的样子。

    “兵贵神速,若是将军没有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处置逃兵和迎接老夫这些事情上,而是在攻下穰城后立刻就率精骑去袭击蔡瑁,现在已经全据南阳之地了。但是现在,蔡瑁必定已经挖好了沟壑,修筑了高垒严阵以待,将军率军前去就算取胜,也必然是惨胜。”

    张绣本以为自己带着古今中外数千年的兵法战例智慧结晶来到三国,可以随心所欲用兵如神,但却不想才穿越十几天就痛失一大良机,心里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颇为失神道:“攻不成,守无粮,亚父叫我如何是好?”

    若是一般的幕僚和主公的关系,主公如果如此丧气失神,那幕僚怕是会考虑易主之事了。毕竟在这个乱世,幕僚和武将炒主公鱿鱼的事情也不少。

    但贾诩和张绣之间并不仅仅只是普通主公与幕僚的关系,还有同乡之情和新建立起来的“父子”之谊。贾诩此时便立刻是将自己的身份从幕僚谋臣完全切换到张绣亚父的角色上来,宛如一个老父亲看着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一样慈祥道:“文锦所忧,无非粮草就食之事。将军所需,也无非南阳一郡之地乎?”

    张绣刚颓然的眼神又一下亮起了光芒:“亚父有何良策,可助我解忧?”

    贾诩摸了摸自己并不茂盛的胡须,哪怕他一向内隐持重,听着张绣一口一个亚父的叫着,看着张绣看着自己的星星眼,也是难掩了一次自得之色:“此计倒也称不上什么良策,也只能勉强解我军眼下之急罢!”

    你都一口一个爸爸的叫了,当爸爸的还能看着不管?

    张绣激动道:“亚父之计,需多少兵马?吾应当如何配合……”

    贾诩微微一笑:“先回大帐,边烤火某边教罢!”

    原来两人站在外边已经不短时间了,张绣年轻火气旺盛,贾诩却已冷的有点不适了。

    张绣忙向胡车儿吩咐道:“快去多生几盆火,再烧些热酒,我要与亚父帐内彻夜相谈!”

    却是直接把城内邹氏急召一事,已是抛之脑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