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9 三十六块石碑 (第1/2页)
封神台下,隐秘山谷。灵气充沛,碑石林立。 山伯在碑林中缓缓走动,静静的察看碑文,一面读一面思索。 “人生百年,如同白驹过隙,实在太短暂了!生命的尽头是什么?通天的大道在哪里?前方有没有一条小舟,可以抵达人生的彼岸?我的修真之路又该是怎样的呢?” 通天的大道因人而异,在每个石碑上都有一个答案。 山伯将所有的碑文通读了一遍,结果惊喜的发现,英台说的一点不错!三十六块石碑内容迥异,大致来说,属于道家的八块,隐然象征着传说中的;属于佛家的九块,合起来似乎就是;三皇、五帝各一块,气势宏伟,浩然磅礴,大概对应着、;儒家两块石碑,不知是何人所作,内容与三坟五典一脉相承。除此之外,剩下的九块,赫然竟然是出自魔门! 真人奇怪。魔门也在封神台留下了石碑! 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了道,又怎能离了魔呢? 三十六块石碑,描述了三十六种修行方式,揭示出三十六条天路,内容是够丰富的,可惜最长的也不过千字,最短的只有一百多字! 石碑上的内容只是每门功夫简单的概括,叙述精炼,文字古奥,以山伯的学识也只能读懂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然而就是这很少一些字迹,就让他感到震撼,感到不虚此行!在他的眼前,仿佛开辟出一道道山门!虽然看不清门内的景象,可却看见了门上的匾额、门旁的旌旗! ,位列众碑之前,分别是、和! 其中又叫作,为盘古之后,上古三皇之一的天皇氏所作,其中描绘了一幅卦象,如果能研究明白,就能摆出天地间最复杂的大阵,据说连三清天神都跑不掉,更别说其下的小神、小仙、妖魔鬼怪了! 为地皇氏所作,言及山、川、云、气,谓之。如果能研究明白,一伸手就能抽出山魂、云魄,制作出神奇排行榜五百名之内的神器;一摇身就能化作昆仑、泰山,俯视苍茫大地! 为人皇所作,言及生、动、长、育、止、杀,谓之,若能研究清楚,则能在攻击的时候动于九天之上,防守的时候藏于九地之下!龙潜深渊,利于修行! 为天界五老帝君所作,其中青帝位于东方,行春令,于阴中起阳,使万物生;赤帝位于南方,行夏令,于阳中升阳,使万物长;白帝位于西方,行秋令,于阳中起阴,使万物成;黑帝位于北方,行冬令。于阴中进阴,使万物死。黄帝位于中央,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五人各感天时,分别领悟出一套功夫,青帝为“春风化雨”,赤帝为“烈火炎炎”,白帝为“严霜萧瑟”,黑帝的“寒冰凝止”,黄帝为“黄天厚土”。之中,就有这五种功法的详细描述。 为道家修炼方法,总共分成八卷,下二卷曰“二化”,中三卷曰“三变”,上三卷曰“三精”,凡八卷,号曰“八索”,主要描述了“练气化神”之后、“炼虚合道”进程中的八重境界,这是从小仙到大神关键的八步,可以说是道家的不传之秘! 山伯看得心痒难耐,暗道:“这些功法我只要掌握一项,就能成为天界的大神了!哎,我啥时候才能拿到详细的**呢?” 至于,说的是佛门九种不同法界的修行诀窍。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三、缘觉法界,为入涅盘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声闻法界,为入涅盘,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也。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也。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 剩下的则是九种魔门法诀,大都是逆天而为、杀伐孤傲的修行方法,山伯一时觉得难以理解,也就没有细看。 因为每块石碑上都只有寥寥的几百字,可谓字字珠玑,深奥难解,他生怕夜长梦多,连忙取出笔墨,准备将碑文全部拓下来,留待以后慢慢研究。 英台也明白其中的价值,紧着在旁边帮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