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爷_第四七八章 大家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七八章 大家族 (第3/3页)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除王羲之外,还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辈兄弟,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儿孙辈,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华夏历史上也算是一绝了。

    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同样的,没落的王氏家族也是不容小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chūn风”,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chūn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cāo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噢~~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把崔氏列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第一?难道我李氏贵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博陵崔氏,也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

    “幽公六代孙荣,号郑君,生当时。汉大司农。当时六代孙穉,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郡人”。从燕太子詹事郑温开,温生四子;涛、晔、简、恬。

    从北朝入随唐之后。郑姓仍望族,宰相接连不断的诞生。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天下郑氏中,最显赫的一支。

    “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shè王愉也是这一家人。

    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四大家族之一”。

    入唐后,太原王氏更加显赫,诞生了著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以及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这样的赫赫人物。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农杨氏,中国历史上又一传奇家族。

    弘农杨氏,始自东汉太尉杨震。杨震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三国中的著名将领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把这个家族推到极至的,则是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与其子杨玄感,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华夏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居然都是这一个家族所建立!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西汉位列三公的萧望之。此后,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萧望之子萧良、萧咸、萧皆通晓五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三世孙淮yīn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从萧望之四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华夏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身也都是著名诗人。

    隋朝统一全国后,兰陵萧氏贵后族。在唐朝,萧岿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谓的“一叶九相”。另萧懿一支有两人相。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这些大家族枝叶庞大,占据了大部分的政要军职,可以说天下基是在这些大家族的掌控之中。

    因此,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打压大家族的事件发生。特别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时候,进行的最直接干脆,山东的望族基都被两人联手屠戮一空,原因长孙无垢而兴盛的长孙一族更是直接落败,令人扼腕叹息。

    只不过,在李建成的一系列改革之后,对这些家族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李建成创建的学院,将会给这些家族带来更加巨大的打击。

    rì后,选拔人才都是院校出来的人,他们这些大家族还能有多少作?

    但是,如今大唐帝国拥有李建成,独孤家,宋家,还有渐渐崛起的窦家四个大家族,这些家族即使是联合起来,也抵不过人家四个家族的联合,因此,他们也只能表现出沉默。至少,大唐如今还没有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

    只是,rì后的境况如何,却不是他们所能预料的。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静静的等待大唐的下一步动作,或者他们也振臂一呼,高举起义之旗。

    不过,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大唐大军碾碎。

    正在众人兴奋之时,李建成的一句话让他们心中再次一震…

    “其实,这些只是比较层面的影响,还有一个更深层,更加狠辣的结果…”

    s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