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自荐 (第1/2页)
雒阳,右车骑将军府前巷子,一辆马车缓缓开来,在门前停了下来。 一个身发福的王钱在车夫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低头认真打谅了下自己衣着,走上台阶,一个门子迎了过来,笑道:“王老爷你来啦!” “是啊,你家大人在吗?”说着,王钱从手里摸了些钱,送了上去。 “大人在,我帮你去通报下。”接过钱的门子低眉笑了笑,一溜烟,朝内跑去,不一会就又跑了出来。 “王老爷,大人请你进去。” 王钱在门子的带领下,在会客偏房坐了下来,有下人奉上茶,等一会,一身儒服的朱儁从门外走了进去,看了一一眼,径自上前坐到主位,也不废话,问道:“可是怀明又托你商行送书信?” “大人慧眼如炬!”王钱一边奉承着,一边从身上取出一封信件,送了上去。 两年来,王钱都未声称自己是朱魁的人,只是介绍说自己商行有送信业务,来往各地之间。 儒与商交,朱儁不喜,他是正统儒生入军伍,三百年来,董仲舒独霸儒术后,杂家的商人们,都成了下九流,朱儁算是有涵养的主,并不冷眼小觑,只是并不放心和信任,派人查过,这江东王氏商行却有信件服务,地点各大郡都有,许多京官托他们给家里送信,但一般都是家信。 “你下去吧。”朱儁看了看火泥并没裂开,知道对方没有看过,便撤退此人。 王钱走后,朱儁拆开信件一看,信中说道,秦颉乃其好友,却战死江夏,心中悲愤,希望他可以帮其上书天子,让他带兵平乱,为友报仇。 “看来怀明修身养性久了,寂寞了。也好,陶谦平了徐州黄巾余孽,皆赶进深山老林中,江夏赵慈乃黄巾最后一股,定了黄巾余孽也算一一平定,怀明出身江淮,由他去,也稳妥。”朱儁自言了两句。 朱魁算是自己所见最优秀的人才,由出身江左,隐居养名可以,太久了,别人遗忘了,就是太过头了。 同样的信件,同样有杜洪一样拜访了蔡邕与卢植,两个交好的朝臣。 隔日,早朝,德阳殿。 刘宏再一次问起江夏一事,对于叛乱,刘宏还是很关心的。 “禀陛下,荆襄联军已经解了汉阳之围,现在五万兵马囤积江旁,与江夏隔江相持。”大将军何进奏道。 “领兵者何人?五万兵马竟然还隔江相持,为何不渡江平乱,朕定要治其渎职懈战之罪。”刘宏怒道。 这时,一旁的张让小声说道:“陛下,现在汉阳兵马并无统帅,三郡兵马都是校尉暂领,前统帅秦颉已经战死。” 刘宏听后,脸微红,有些尴尬,好像之前有人报过,只是自己给忘了。 “诸位卿家,江夏之乱,何人可平?”刘宏收敛羞色,一副很英明的语气问道。 司徒袁隗出列奏道:“臣推荐右车骑将军,有平定黄巾之大功,其余孽应在他手而绝。” 太尉张温也出行举荐道:“江夏万许叛贼,何需朝廷车骑前往,臣推举长沙太守孙坚前往,年前孙坚平定长沙叛贼区星,有将才,当可破贼。” 孙坚自西凉在张温麾下谋事后,之后一直都跟着厮混,长沙太守也是张温所举,现在自然希望自己的小弟可以多立功劳,将来为成为自己的大助力。 长沙在荆南,江夏在荆北,并不远,孙坚有将才,一时间,依附张温的官员,连连附议。 “臣朱儁启奏陛下,臣举荐威虏将军朱魁,南阳故太守秦颉临死荐,平江夏者,必朱魁也,其帅才,平赵慈蚁贼易也!” “臣卢植附议!” “臣蔡邕附议!” 朱儁说完,卢植、蔡邕两人一同出列说道,两年前以战闻名的朱魁,只是淡出朝廷中枢太久了,以至于许许多多的人都忘记有这么一号人,其中仅仅少数对他另眼相看,有好感,有关注的人才会记得,而汉灵帝正是其中那另眼相看,有好感之人,自然记得他这么一号人物。 “朱魁?由他领兵,朕也放心,只是他不是在隐居么?他又愿意出仕了?”灵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