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11章 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谈判 (第4/4页)



    不管是女真人、北汉人献给他的美人,还是朕赐给他的女子,不管那些女人如何讨他欢心,始终都是妾室身位,耶律休哥虚正室之位以待,等的就是你呀,他对你的看重可想而知。休格的人品、武艺、官位,还配不上你么?那本该成为他继室妻子的女子是我们萧家的人,她已经不知几次找朕哭闹了,朕为了你们每回都把她打发了回去……”

    “娘娘……”,冬儿打断了她,顿了一顿,说道:“娘娘,南院大王出兵后,庆王会知难而退,解除上京之围么?”

    萧绰暗暗叹息,知道她终究不肯再嫁,便道:“庆王不过是一跳梁小丑罢了,朕的忌惮不在于他,朕如今在意的倒是汴梁那条蟠龙呢。”

    她眸中露出深思神色,缓缓说道:“唐国易打,契丹难攻,赵匡胤放弃趁我内乱夺取幽燕的天赐良机,却集中力量去打唐国,着实令朕有些意外。看来,他这些年虽在中原东征西杀,对我契丹却也不曾放过。世人都道朕与庆王据城死战,以为是伐取幽燕的良机,事实上,他若真的北伐,耶律一族为保江山社稷,定会放弃这个莅位不及三年、久不掌持朝政的皇帝,与庆王媾和共御外敌。赵匡胤眼光独到,实行了得,似此人物,方称人主,如果朕所料不差,宋一统中原之后,这位赵官家,必将是我唐国最不可轻视的敌人……”

    赵匡胤高踞御座之上,说道:“宣唐国使节徐铉、周惟简进见!”

    皇仪殿前,唱礼官一声吆喝,正副唐使便依礼晋见。

    徐铉是唐国吏部尚书,而副使周惟简则是一个道士,近来李煜沉迷于,周惟简时常入宫为李煜讲解易经,因此得了圣眷,还俗做了虞部郎中,此番出使,李煜又加封他为殿前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承旨,把这个老道搬来,大概是想借他的太极功夫和赵匡胤好好练练推手,只是不知,习惯使棍的赵匡胤有没有那个心情。

    二人上殿,甫一登上台阶,徐铉便先声夺人,纳足一口丹田气,亢声大呼道:“李煜无罪,陛下出师无名!”

    赵匡胤雄踞御座之上,顾盼左右,微微笑道:“徐铉老儿这一遭真的急了,让他进来说话?”

    徐铉一面向殿上走,一面大声说道:“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毕恭毕敬,从未有过逾越失礼,今因病弱,不克远行,是以才对陛下之邀再三恳辞,又遣使者携重礼往贺,以尽臣国之君本份,李煜所作所为,对陛下之敬重尊崇,毫无可供指摘之处,陛下宅心仁厚,乃天下有道明君,何以无端兴兵讨伐,江东十九州战火四起,无数流民号啕哭泣,此皆陛下之罪也……”

    徐铉边走边说,一番话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待他行至殿前站定时,已是琅琅数百言出口,声震殿瓦,百官闻之变色。

    赵匡胤睥睨冷笑,淡然问道:“徐大学士说完了么?大学士饱读诗书,岂不闻孝乃百行之首?你说李煜侍朕如子侍父,那朕就奇怪了,既然朕与李煜情同父子,如何却在两处吃饭?”

    徐铉为之一窒,万没想到赵匡胤的兵法犀利,斗起嘴来竟也这般厉害,竟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把李煜和赵匡胤比做君臣父子,如今赵匡胤就用这句话来堵他的嘴,纵然他满腹经纶,对这一击致命的绝招又如何答对。

    一旁周惟简见势不妙,慌忙取出藏在他袖中的备用国书,高声奏道:“陛下震怒,兴师讨伐,李煜自知得罪,惟请陛下罢兵息怒,李煜愿逊位让朝,以消陛下雷霆之怒。乞请陛下感念李煜一番赤诚,下诏缓兵,以全一邦之命”

    李煜在遣使来宋时,针对赵匡胤可能的反应,准备了十余份国书,分别藏在两位使者身上各处,两位大使简直就像汴梁城中玩魔术的杂耍艺人,随时准备见机行事,取出要应的国书应变。如今见赵匡胤不依不饶,周惟简就变出一份国书来,准备让李煜逊位下野,扶儿子上台,自己当一个不管世事的太上王去。

    内侍接过国书,一溜小跑奉上御阶,赵匡胤接在手中随意看了看,轻蔑地一笑,随手抛在案上,淡淡地道:“尔主所言,朕看不懂。”

    徐铉见赵匡胤耍起了无赖,只气得身躯剧颤,白须飞扬,可是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实力不济,夫复何言?硬的来过了,软的也来过了,赵匡胤铁了心要拿下唐国,如今还能怎样?

    徐铉脸色郁血,忽地仆倒在地,除下冠帽,以头叩金砖,放下身价苦苦哀求起来,其言其声,如泣如诉,满朝文武见了无不动容,赵匡胤听得不耐,缓缓立起,喝道:“徐铉!”

    徐铉一呆,惶然抬头,就听赵匡胤一字一顿,沉声喝道:“勿需多言,朕今日就实话告诉你,尔主何罪?惟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自归去,告诉李煜勿怀妄想,早早献地称降,朕必不会亏待了他,否则兵戈一起,玉石俱焚,朕也无可奈何去何!”

    徐铉容颜惨淡,痴痴跪在地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再无一言,什么出师有名无名全不计较了,赵匡胤当着满朝文武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他,就是要扮强盗,你还能说什么?唐国,真的大势已去了……

    徐铉和周惟简被轰出殿去,令他们片刻不得停留,立即赶回金陵传达赵官家的意愿,看着徐铉踉跄奔出,赵匡胤若有所思:“李煜心存侥幸,看来还没有归降之意呀。命京西转运使李符益就近从荆湖运粮,继续输往江东,一则备战,一则用来战后抚民,这唐国,今朝必须抹去。”

    他又唤人取来随唐国使节进京的殷唯所献战地图来,这是赵光义兵困金陵之后的军事部署图,赵匡胤仔细看了半晌,把那殷唯唤到面前,指着金陵城外北寨道:“李煜负隅顽抗,难保不会出奇兵偷袭,朕观金陵形势,唯有北寨方向地理适宜偷袭,你回去后告诉晋王,在寨前掘渠引水,以为屏障,以防李煜以敢死之士夜冲大营,万万大意不得。”

    殷唯连连称声,这才叩拜君上离去,可怜徐铉和周惟简被他日夜赶路,一番折腾,老骨头都快散了架,如今一口水没喝,连礼宾院的门儿都没进,就被殷唯又脚不沾地的送回唐国去了。

    此时,金陵城下,杨浩也是博带高冠,一身隆重,佩绶玉,饰银鱼,轻车一乘,三五随从,正在城下等着城中守军放吊桥入城,奉晋王赵光义之命,他要进城劝降李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