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031章 未雨绸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1章 未雨绸缪 (第3/4页)

。”

    赵匡胤刚要开口,一转眼看到晋王默立班中,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万物不为所动的模样,忽然又有些不忍:“二弟会不会被我压迫的太狠了些?”

    赵匡胤暗暗叹了口气,转向杨浩,和颜悦色地道:“爱卿素怀大志,怎么能因为一条腿疾便心灰意冷呢?卿自任鸿胪寺少卿以来,克尽职守,所司职事做得有声有色。如此鸿胪寺卿因年迈已然辞官,九卿悬缺一人,朕此时怎么能离得了杨卿呢?你便先做这鸿胪寺卿……”

    杨浩一听真有点气极败坏了:“我都瘸了还不放我走?真要逼得老子逃出汴梁城么。”

    他忍着气,做出一副感动莫名的模样道:“陛下,万万不可,非是臣不肯受命,实是臣的身体……如今已然残缺,有碍观瞻、行止毫无官威,如果由臣来担任九卿的高位,岂不令天下人耻笑我宋国无人么?陛下……”

    赵匡胤轻咳一声,说道:“先这样吧,爱卿暂任鸿胪寺卿,同时延医问药,医治伤腿,如果当真不见起色么,是否致仕还乡,再做计议便是。就这样吧,退朝!”

    杨浩愁眉深锁地坐在车内,冬儿、玉落、小六和铁牛已经先行赶去他在此地的府邸了,杨浩一个人坐在车中,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他曾经彷徨未定,但是如今却已下定决心,重返西北。男儿在世,谁不想立一番功业,既有这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也要闯一闯。如今他虽还未回西北,可是财力上有继嗣堂的鼎力支持、武力上有着自己的秘密武装和党项七氏的拥戴服从,外交上又与契丹达到盟约,吐番、回纥诸部中,他的声望也在日渐壮大。

    如今万事俱备,当他重返西北时,便是挟一天风雷,立成一方霸主。曾经遥不可及的东西,如今已是唾手可得。更何况,如果他毫不作为,任由西北自行发展下去,那么西北就会照旧出现一个强大政权,在宋与契丹休兵罢战的百余年中,与宋国一直对立争斗,他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好在赵官家没有把话说死,那就不妨再拖些时日,找几个“神医”好好诊治一下,确认了自己难以痊愈之后再辞官离去,太太平平地返回西北,等到西北大局已定,朝廷纵然知道他使的是金蝉脱壳之计,那时也只能佯做不知了。

    他正思忖着,忽听窗外传来一阵咆哮声,街坊市井间行人吵架本算不得甚么事,可是那人脱口一句“李重光”,却一下子吸引了他的心神。

    杨浩急忙一踢车板,马车停下,穆羽掀开轿帘,探头进来,杨浩向他摆着手,轻轻掀开窗帘,向侧方看去。只见自己的车子正经过一座府邸,门面倒是光鲜堂皇,门楣上悬着一块匾,上写两个大字“李府”。

    门廊下站着一群人,中间两个正在拉拉扯扯。杨浩定睛一瞧,两个人都有点面熟,其中一个是个中年文官,一袭官袍,三绺长髯,面如冠玉,一副斯文好相貌。另一个却是个少年,身材不高,眉清目秀,儒雅中透着些怯懦,他被那中年文官揪住了衣领,却又不敢推开,双眼已挂上了泪花。

    仔细想了一想,再联系起方才所听见的李重光三字,杨浩轻轻啊了一声,忽地想起了他们的身份。这两人他都见过,一个是唐国的大臣,依稀记得是极受李煜宠信的,国宴时,每次都少不了他,那时候杨浩已有心假死遁身,整日做出一副目高于顶的嚣张模样,也不曾细细打量过唐国群臣,因为这位大臣时常上前向李煜进酒,言辞阿谀得有些rou麻,杨浩对他才有些印象。至于那个少年,却是李煜之子,唐国太子李仲寓,杨浩也曾经在唐宫见过的。

    那个文官扯着李仲寓的衣领冷笑道:“大将军,本官看在与令尊同殿称臣的份上,这才把钱借了来,可也得有借有还呐,说好了半个月就连本带息还给本官,如今可都拖了五天了,请大将军问问侯爷,这钱什么时候才能还上?”

    李仲寓归宋之后,被宋国封为了牛千卫上将军,是以如此相称,这位上将军打躬作揖地道:“张大人,请再宽限些时日,一俟朝廷发了下个月的俸禄,一定……一定马上偿还。”

    “下个月?”张大人怪叫一声:“这一拖又拖过去一个月了?你瞧瞧,你瞧瞧,没钱?没钱摆什么谱啊,雇来这么多的下人,他还当他是皇上呐?不是我张洎欺人太甚,我的手头可也拮据的很,别的你甭跟我说,还钱、马上还钱,要不然,我把你们告上开封府。”

    李唐太子听了双泪长流,哀声乞求道:“张大人,请您再宽限些时日,若是告上开封府,家父颜面何存啊?”

    “颜面?”张洎冷笑:“他的颜面早就荡然无存了,如今落得这步田地,他还好面子呢?”

    杨浩听他自称,这才想起他的名字。原来这人本是唐国的中书舍人,清辉殿大学士,博学多才,精通精典,素被李煜倚重,视他如友重过为臣,唐国诏书多由此人草拟。

    唐国重臣被押至宋国后,赵匡胤曾在殿上责问他为李煜草拟诏书,痛骂自己的罪过,张洎见对唐廷忠心耿耿的徐铉,赵官家都爱其才华骨气,委以***,便揣摩出了赵匡胤的性情,知道此人喜欢宁折不弯、忠心耿耿的臣子,于是毫无惧色,昂然答对:“两国交兵,恶语相向又算得了什么,陛下拿到的证据不过这么一点,臣写过的檄文诏书还多着呢,犬吠为其主,臣无可辩驳,陛下要杀就杀。”

    赵匡胤本有杀他之意,一见此人铁骨铮铮,气节凛然,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赞道:“张洎有胆,不可加罪,似此等人,若能事朕,今后当不改其忠。”于是封他为太子允中。

    杨浩见他向旧主索债如此嘴脸,心中深为不耻,这时就听门内一个女子声音凄凄唤道:“仲寓,你进来一下。”

    李仲寓如见救星,忙乞求道:“大人请放手,母亲在……在唤我。”

    张洎犹豫了一下,冷哼一声道:“去吧,今日若不还钱,我是不会走的。”

    “小周后?”杨浩抬头向门头望去,只见门后一角罗衫,却不见她的人。李仲寓进去片刻,捧着一个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