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选择(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3/3页)
些事情,就要看邓稷个人的能力!曹朋能帮的已经帮了,说实话在进行下去,他未必能比邓稷做的出色。
暮冬时节,天气愈寒。 乞寒日已经开始,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大地虽然依旧一派荒凉,可是行走其上,隐隐约约,能感受到孕育其下的勃勃生机…… 曹朋陈群都骑着马,信马由缰。 “阿福,元龙的邀请,你准备怎么办?” 曹朋搔搔头,“我不知道。” 他侧脸看着陈群,“兄长,我其实……我其实就是有点不明白,陈公为何突然要征辟我呢?” 他说的陈公,可不是陈登,而是陈登之父,陈。 因为陈登征辟曹朋,据说是陈的意思。 曹朋不免有些忐忑,不知道这陈征辟他,究竟是什么用意。 “这个……”陈群犹豫了一下,看身后夏侯兰带着十名亲随,有一段距离。 他轻声道:“阿福,北集市组建行会,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啊?” “还有,此前叔孙的一应行为里,都带有你的痕迹……其实,有些事情不需要说明白,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不是说叔孙才学不够,我和他接触这段时间,自认对他也有了解。 叔孙此人,长于细节,而格局略显得小了些。 这可能和他修刑名有关,所以做起事来,不免有雕琢痕迹。就变通而言,他似乎还是差了些。其实他来海西,我大致上也能猜出一二。留在许都的话,他只能在大理做事,需要打熬资历……于叔孙来说,不免有些可惜了。故而才会有他取代梁子虞,来海西赴任,磨练之意更重,对吗?” 曹朋闻听,不禁沉默。 “陈公曾与我说,叔孙来海西之后,所作所为,颇有神来之笔。 然则与他相见,并恳谈之后,陈公以为,那些神来之笔,非叔孙所能想出。当时陈公就说,叔孙身边必有人相助。可那时候,叔孙身边的人并不多。步骘和戴乾都没有来,只有濮阳一人耳。但陈公认为,濮阳先生才学虽好,书生气却重了些,恐怕也不是叔孙身边之谋者。 于是陈公对海西一直关注,最后发现了你……” “啊?” “你可知道,陈公如何知你?”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 “呵呵,因为有人向陈公***了你。” “有人***我?” 曹朋闻听,不由得顿时愕然。 谁,又会***我呢? “呵呵,就是那襄阳水镜先生。” “司马……徽?” “正是。” 陈群见曹朋一脸迷茫,便认真解释:“德***先生对你,其实很看重。后来你因得罪了黄家,不得不离开南阳,德***先生感到非常可惜。当初小庞尚书有意收你为门生,德***先生也很赞成。只是……你虽然离开南阳,但德***先生对你还是很关心,更派人打听了你的消息。” “打听我的消息?” “德***先生说,你有天资,前途不可限量。 他害怕你荒废了学业,所以在得知你来广陵后,便派人与陈公联系。说起来,德***虽是陈公晚辈,但甚得陈公看重。既然德******了你,陈公自然便对你有所关注……本来陈公并不确定,你便是叔孙背后的谋者,可后来麦仁去告状,却使得陈公确认了这件事情…… 呵呵,陈公征辟你,有两个目的。 这第一个,叔孙有才学,但还需要磨练。 器宇可以随着经历而增长,可如果你一直留在他身边,叔孙不免凡事会对你有所依赖,难以真正决断。欲成大器,叔孙就必须要学会自己面对事情。之前海西复杂,你兄弟二人一起,可以相互扶持。但是现在,海西已逐渐稳定,你继续留在叔孙身边,对他并无益处。” 这一点,曹朋还真没有想过。 “那第二个呢?” “海西……太小了!” 陈群笑呵呵的说道:“你留在海西这等地方,同样对你也没有任何益处。 广陵虽说也算不得太大,可毕竟地处两淮,夹在下邳、江东、淮南三地之间,勾连江东与中原。陈公认为,你在广陵,眼界会比留在海西开广很多,对你的将来,一定会更有益处。 此前,我还不是太相信。 但今日见你奇思妙想,倒是觉得陈公所言,颇有道理。” 此长者关爱! 东汉末年,士人其固有的狭隘性,但同时也有着后世人难以比拟的包容性。 似陈司马徽这样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爱才,教才,虽然也怀有私心,但总体而言,却不会有太大的恶意。他们对人才的关爱,绝对是发自于他们的本心。 曹朋听陈群这一番言语之后,也不由得陷入沉思。 是啊,留在海西,意义的确已不太大。 可是这一走出去的话,也就代表着,自己将会从幕后,站到前台。 虽然说这一天早晚会到来,但这突然一下子,曹朋还是有些彷徨。去广陵?去得到更多历练? 我,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想到这里,曹朋不由得深吸一口气,而后用力的吐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