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驻马东陵亭 (第3/3页)
步骘和阚泽相视一眼,击箸而笑。 “只此一句,便当浮一大白。” 两人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甘宁等人也连连称赞,纷纷举杯。 “阿福,你就试一试嘛。” 黄月英启檀口,对曹朋说道。 别人的话,曹朋说不得会拒绝。可黄月英既然相求,曹朋实在是不知如何拒绝。而两个小丫鬟,步鸾和郭寰,更是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脸期盼之色,也使得曹朋,实在不忍拒绝。 站起身来,曹朋蹬木屐,沿着鹅卵石小径行进。 大约走出十余步,曹朋终于想到了一首,他记忆中为数不多,偏偏又能和眼前景色相吻合的诗词。 “有了!” 步骘和阚泽相视,不仅骇然。 史上,有曹植七步成诗。不过而今,曹植年仅六岁。十余步便能成一首诗?曹朋的才思…… 正所谓,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曹朋本无意装逼,可一不留神,还是又装了一次。 他自然不会知晓步骘和阚泽心中的震惊。甚至也没有看到,黄月英眼中的那一抹惊喜之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阚泽和步骘一怔,感觉这诗词,似乎并无出奇之处。 倒是黄月英反应过来,眼前这一幕景色,的确是好生相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看着眼前的景色,阚泽不由自主,联想到了家乡的景色。虽说江南江北,风景此时相差不多,可不知为什么,阚泽总觉得,眼前这一幕,不若江南之美。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了! 不过他还是大声叫好,抚掌称赞。 似夏侯兰甘宁,甚至包括步骘在内,都觉得这一首诗,做的妥帖。 但作为王买和郝昭两个从小在北方长大的汉子,却多多少少,感觉到有些不太理解。 阿福这首诗,倒是挺应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是,其他几句的感觉,不免有些不太明白。 步鸾还好些,毕竟长在淮南。郭寰却是从小在幽州长大,能到广陵,已是他这辈子走的最远地方。 “小姐,江南,真的很美吗?” 黄月英目光迷离,轻轻点头。 不知为何,她想起了江夏,想起了沔水,想起了白发苍苍的老父…… 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再承欢于老父膝下? 臭阿福,作诗就作诗,却让人家想家了……臭阿福,臭阿福! 黄月英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嘀咕,转过身,悄悄抹去眼角的泪痕,复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也许,阿福是在告诉我,他一定让让我衣锦还乡。 小女儿家的心思,千回百转。 曹朋万万想不到,自己为了应景,而盗窃的一首诗词,竟然是许多人,都产生了感慨之意。 “献丑,献丑!” 他返回后廊,心中不免有几分得意。 坐下来,他看着众人的表情,脸上露出谦逊笑容。 “公子欲马踏江东,只怕并非一件易事。” 阚泽突然道:“江东有大江天堑,山岳密布,河道纵横。如今孙伯符雄霸四郡,而丹阳庐江,依我看也是早晚得之。曹公或许雄才大略,只可惜目下根基不稳。北有袁绍,东有吕布,南有刘表张绣,刘璋盘踞巴蜀,张鲁坐拥汉中。西凉尚有马腾韩遂,漠北鲜卑虎视眈眈。 想要取江东,绝非一时之功……” 慢着慢着,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要马踏江东? 曹朋不禁愕然,却见阚泽步骘,都有戚戚焉之表情。 你们领会错误了! 曹朋不禁在心里叫苦:我可没有什么逐鹿天下的心思……这若是让老曹知晓,我命不久矣。 可是,王买郝昭,甘宁夏侯兰四人,脸上却露出了兴奋之色。 马踏江东吗? 听着就让人来劲! 原来阿福这首诗立面,还藏着这种意思? 曹朋,不由得苦笑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日暮西山,天边晚霞,染红了江面。 郝昭和王买已经醉了,倒在后廊上,发出轻弱鼾声。 夏侯兰和甘宁则是醉眼朦胧,一人抱着一个酒坛子,靠着廊柱,喝一口酒,打一个酒嗝,谁也不肯认输。 相比较起来,阚泽步骘和曹朋,还算是清醒。 三人走下门廊,踩着木屐,沿着小径,悠悠然来到江畔。 看着如同燃烧似地半边江水,阚泽和步骘,默然不做声。曹朋站在江堤上,更痴痴的,一句话也不说。 “公子,荀先生带你去广陵,可有安排?” “恩,荀先生原意,是想要让我跟着一同返回许都……不过陈太守拒绝了,并任我为海陵尉。” “海陵尉?” 步骘一怔,“公子是说,陈太守命你出任海陵尉吗?” 他语调中,透着一抹惊奇之色。 曹朋愣了一下,“是啊,出任海陵尉,行东部督邮曹掾事。” 步骘顿时大喜,拱手道:“如此,却要恭喜公子,贺喜公子……此来广陵,终有出头之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