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贾诩归降(第二更) (第3/3页)
为将军游说曹公,使将军免去那后顾之忧。”
张绣沉吟许久,最终点头答应。 随后,贾诩整理行装,带长子贾穆,义子贾星赶赴许都。 贾诩膝下有两子,长子贾穆,一直追随贾诩;次子贾访,如今在张绣军中效力。而义子贾星,字退之,年方十八,武威人。其父本是贾诩的好友,后因家中遭遇羌人袭掠被杀……贾星被父亲藏在一口水井中,逃出生天。贾诩得到消息后,带着人赶去援救,但为时已晚。 后来,贾星被贾诩找到,便留在贾诩的身边,虽非父子,恩若亲生。 贾诩此次许都,连贾访都不带,一方面是因为要安抚张绣之心,另一方面则看得出,他对贾星的宠爱。 满宠接待了贾诩,旋即飞报许都。 曹***在得知了消息之后,连忙让满宠送贾诩前来。 他亲自率部出城迎接,拉着贾诩的手臂道:“文和此来,定助我信誉名扬天下。” 谁都知道,曹***和张绣有不共戴天之仇。 而今,张绣来投,曹***正可以借此机会来表现他的气度,同时消除之前杀死董承等人的影响。 贾诩满面羞惭道:“诩不过无名小卒,焉敢得司空如此看重。 此大义所归,非诩之功。张将军在诩临行之前,还再三叮嘱我,见到司空之后,定要告罪。” 这言下之意就是说:张绣要归降你,但是又担心你找他报仇。 曹***说:“两军对垒,死伤难免,却是伯鸾多虑了……今伯鸾来投,***如虎添翼。***欲使伯鸾继续坐镇宛城,其麾下兵马,仍归由他调遣。我会马上派人通知伯宁,让他联系伯鸾。” 说罢,曹***突然笑了。 “文和,你可不老实啊。” “啊?” “方才你说你是无名小卒,可我却早知文和大名。” “哦?” “曾有人在我面前言及,说文和你有鬼神之谋,算无遗策。还说,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得文和为师。” 贾诩闻听,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因为在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清楚的感受到,一双双目光,带着挑衅之意,紧盯着他。 “呵呵,司空说笑了。 诩哪里有什么鬼神之谋,不过是市间谣传,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曹***一双细目,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若只是市间谣传,我亦不信。 然则说此话之人,也颇有名声。他说的话语,我却不能不信……呵呵,文和可知是何人所言。” “这个……诩不知。” 曹***卖了个关子,嘿嘿一笑。 他目光扫过厅上众人,道:“诸公可知,是何人所言?” 众人纷纷摇头! “就是我那族侄曹友学。” 厅上,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郭嘉面颊一抽搐,看着贾诩,突然道:“若是友学所言,那定然不假。文和先生定然是有大才学,嘉不才,若文和先生有闲暇时,还请赐教一二。” 要知道,郭嘉可是曹***四大谋主之一。 荀长内政,善于统帅全局;程昱果决,遇事不慌,可独当一面;荀攸谋后而动,才学出众,而郭嘉更是以足智多谋而著称,在四大谋主中,有鬼才之名,其能力更是其中的翘楚。 他刚才那一番话,可是带着nongnong的挑衅之意。 贾诩的名声也不太好。 当初在董卓帐下效力,后来长安之乱,董卓被杀。原本西凉军若就此溃散,说不定汉室能获得喘息之机。当时司徒王允,太尉杨彪,都是肱骨之臣。更有吕布,对王允是言听计从。 哪知就是贾诩一计,令西凉军围攻长安,逼死了王允,更打败了吕布。 史书评价,贾诩一计而坏了汉室江山。 但说句心里话,贾诩当时献策,不过是顺势而为,也是为自保。 所以后来,哪怕李郭汜占居了长安,贾诩也未能显露太大的声名。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正是贾诩当初为自保的一策,令汉室坏败如斯。可曹朋对他的评价,确是太高了…… 曹朋是什么人? 写出《八百字文》,留有《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名士,品德可谓高明。 他是曹***的族侄,曾破获雒阳大案,甚得曹***所信赖。虽说他如今不在许都,可谁都知道,曹朋前途无量。他拜师胡昭,声名显赫,却说出‘愿从贾文和为师’的言语,众人如何能不惊讶呢?如果换一个人,断然没有这种效果。偏偏曹朋说出这样的话,令许多人感到吃惊。 贾诩不由得有些头大。 他此来归降,抱着低调的想法,并不希望太过于抢眼。 毕竟他此前有劣迹,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被人知晓。可谁知道,他刚一到,就被人捧到了台上。 最为头疼的是,郭嘉也对他生出不服的念头。 你和他斗,违背了初衷。 你若退让,只会让人瞧不起。 低调归低调,贾诩却也不希望自己被人看低。 “若奉孝有意,诩岂能不从。” 被逼到了这个份上,贾诩也没有退路了,只得暗自苦笑。 曹***当即宣布,拜贾诩为都亭候,任执金吾,留参司空军事。 当晚,更在司空府内,大摆酒宴,款待贾诩。 贾诩酒席宴上,终于忍不住问道:“敢问,曹公子如今在司空帐下,出任何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