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发的血案 (第2/3页)
随意翻阅……另外,告诉他,张机将赴许都。” 在东汉时,医生的地位并不算太高。 而在朝廷里,却设置了两个太医院。 一个是太常所属,专门负责对贫民百姓医疗。似许都的回春医馆,便是太常治下。若无太常治下的太医令给予准许,肖坤也无法行医。现任太常太医令,是董晓,张仲景的学生。 他是由曹朋所***,因根治了郭嘉的疾病,而获得***。 至今在许都已有三年,后经荀彧向太常太医院推举,出任太医令,总体而言,做的很不错。 另一个太医院,则属少府。 专门针对宫廷和朝中权贵…… 历代所留下的医书,均藏于少府太医院中,普通人根本无法翻阅。 少府太医院比之太常太医院,要轻松许多,福利也比太常太医院好。不过责任,更加重大。 此前的少府太医令,名叫吉平。 因为被牵扯进了衣带诏一案,所以被满门抄斩。 吉平一死,少府太医令随之空缺下来。这个职务,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出任,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人出面担保。但凡为太医令,可以说是医生的最高境界。此前,曾有人推举张机,但被张仲景拒绝。少府太医令,秩中六百石;而张机曾为长沙太守,那是正经的秩真两千石。你让一个曾得两千石俸禄的太守,跑回来做一个六百石的太医令,岂不是贬低? 而且,张机又不缺这个,所以最终未能前来赴任。 也因为这个原因,少府太医令悬而未决。 曹朋是最清楚这些事情的人,在他离开许都之前,少府刘晔还和曹汲在偶然间提起过…… 华佗! 东汉末年时,与张仲景,还有一个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是否已经出世的董奉,并称三大神医,医术高明。张仲景已伤寒论而闻名于世;董奉则号称杏林神医。但若说最有名的,还是华佗。他和张仲景的情况不一样,游历天下,治愈过许多千奇百怪的疑难杂症,而且手段极为诡异。 他曾著《青囊书》一部,却因故自己焚毁。 后世流传一部《中藏书》,但据说并非华佗所著……在中医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 史书上说,华佗是因为不愿意专门为曹***为医,所以被曹***所杀。 野史记载,曹***头疼,华佗献策开颅治疗,为曹***所疑,最终被杀。但如果说华佗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曹朋幼年时,对于这个情节,可是极为热爱。 后来他知道,华佗创五禽戏,据说是中国象形拳术的鼻祖。 只是后世的五禽戏,是否真传,无人知晓…… 曹朋乍听曹融说到了华佗,心里面不禁有些揣测。 这年月,能得一个好医生,无疑是一个保命的最佳途径。 如果能把华佗留下来,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少将来,曹***也不至于因疑心而杀害华佗。 太医令,对华佗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友学,你要***华佗做太医令?” “是啊。” “你……”曹融看左右无人,轻声道:“这件事,你最好还是三思后行。这华佗……怎么说呢,颇有些古怪。当年曾有人见他盗窃尸体,还被官府治罪。你把他冒然***到太医院,万一出了事情,到时候很有可能给你招惹来麻烦。这个人,毛病不少,且多有古怪啊……” “偷窃尸体?” “是啊……这件事当时闹得还挺大,我也是挺家父提起。 当年华佗年方三十,一天夜里,偷偷的跑到一家坟茔前,把坟茔挖开,偷走了尸体……据说,这家伙好吃死人rou,所以才偷人尸体。官府缉拿他的时候,在他家里发现了好几具尸骸,血rou都没了,只剩下白森森的骨头。问他那血rou去了何处,他又说不出一个端倪……” “有这种事?” 曹朋打了个寒蝉,透出犹豫之色。 “那他当时怎么说?” “我阿爹当时在衙门里做事,曾听过他的口供。 华元化说,他把那些尸体刨开,是为了查询死因,探索病症。反正这件事,没有人肯相信。 后来还是他一个族叔,花钱为他买罪,才算躲过牢狱之灾。后来他在谯县呆不住了,便离开家,四处游历。十余年后再回来时,医术倒是变得高明许多,只是这人,变得更加古怪。” 解剖学! 曹朋脑海中,陡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后世,还有一种说法,说华佗是解剖学的始祖。 关云长刮骨疗毒,还有为曹***开颅治病,似乎都牵扯到了解剖学的原理。 那么,华佗解剖尸体的原因,倒也能说得过去。后世医学院的学生,哪个没经历过这种事情? 曹朋听了曹融的这番解释,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挽救华佗的想法。 曹***肯定认识华佗! 两个人不仅是同乡,年纪相差也不是特别悬殊。 曹***之所以不肯相信华佗,很大程度上,也有华佗早年劣迹所致。 想了想,曹朋猛然起身,对曹融说:“大兄,我欲亲自前去拜会华佗,但不知大兄可愿带路?” “啊?” “你不懂的……我当年随一位方士识字的时候,那位方士曾经对我说过:人的身体,是最为奇妙的构造。如果不能够直观而真切的观察,很难掌握其中道理……我觉得,华佗当年偷盗尸体,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身体构造,从而可以更加明确的找到,疾病的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