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万字大章) (第4/5页)
***七变。至于效果如何,我也不太清楚,全靠你自身悟性。我另有静功十二段锦一套,一并传授给你。将来你若重获***,凭此***,足以博取功名,以慰我心。” 夏侯兰闻听,却噗通跪下。 “兰得公子所重,乃知遇之恩。 想当初,兰不过粗通武艺,得公子教诲,才有今日成就。公子虽未说过,但兰早已视公子主公。今得公子传授绝艺,兰敢不效死命。博取功名之说,请公子勿复言,兰此生愿为公子牵马缀镫。” 曹朋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笑意。 他凝视夏侯兰许久,突然一把攫住夏侯兰的手臂,“子幽,若他日我能复起,必不复于你。” 夏侯兰和九个飞同时跪下,“愿为公子效命!” 曹朋不由得大为开怀,当下传授***七变的头三变与夏侯兰。同时,他还决定,传授一套枪法给夏侯兰。这套枪法名为白猿断门枪,原本是白猿通背拳门内的一套枪法。只是曹朋前世并未认真练过,隐隐约约能记得其中的一些法门。他把这套枪术交给夏侯兰,并不是要夏侯兰学习,而是为夏侯兰自身的枪术,增加一些变化,使得他的枪术,能够有所成就。 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夏侯兰叫上飞,在一旁传授拳法。 而曹朋则负手站在牢窗下,看着那一方天空,陷入了沉思之中…… 也不知,阿爹阿娘,还有阿姐月英她们怎样了! “夏侯兰,你们几个出来。” 牢房外,突然有狱吏高声叫喊。 夏侯兰闻听,顿时警惕起来,“让我们出去何事?” “有人要见曹校尉,你们先出去。” “谁?” 夏侯兰朝牢外看去,却见昏暗的长廊上,似有一人。但光线太暗,也看不清楚来人模样,只见他个头不高,罩着一件大袍,遮住了面孔。夏侯兰不禁疑惑,扭头向曹朋看了过来。 “没事儿,子幽你们就出去吧,在这大牢里,估计还没人能伤得了我。” 夏侯兰等人答应一声,警惕的退出牢室。 把他们关进了隔壁牢室之后,狱卒带着一个身着黑色大袍的人,走进牢室。
“你是谁?” 那人犹豫了一下,摘下了头上的风貌。 “真小姐……你怎么来了?” 曹朋吓了一跳,原来这来人,竟然是夏侯真。 昔日的小白兔meimei,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她站在牢门口,看着曹朋,眼中闪烁着泪光。 “小真,你……别哭啊,告诉我,谁欺负你了?” “没人欺负我!”夏侯真的声音很轻,柔柔的,好听极了。 曹朋却突然摆手制止住她开口,走到牢室的门口,厉声喝道:“子幽,你们对着墙面壁去。” “喏!” 夏侯兰等人齐声应命。 却使得夏侯真粉靥羞红…… 她站在那里,纤纤玉指缠绕着腰带,低着头,竟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里的环境不甚好,还请真小姐见谅。” “没事,没事……” 夏侯真犹豫许久,抬起头,一双眸子,秋波流动。她轻声道:“阿福哥哥,你没有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你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 呵呵,晚饭时我还吃了一大碗饭,肚子吃得好饱……不信你听,敲起来都是砰砰的作响。” 一句话,把夏侯真逗得,噗嗤笑出声来。 “楠jiejie的事情,我刚听说。 前些日子,环婶婶身子不好,所以我一直照拂,没有留意外面的事情。来之前,我还去探望了一下楠jiejie,她看上去挺好的,只是她和婶婶,还有月英jiejie,都在担心你……” 曹朋闻听,不由得笑了。 “有什么好担心,这卫将军府大牢里,还没人敢找我的麻烦。” “阿福哥哥,我听人说,你这次的事情闹得挺大……我和环婶婶说了,请她为你出面说情。 只是环婶婶说,也不知道该如何求情。 她的意思是,请你写一篇请罪书,她可以转交给曹司空……我今日前来,正是为此事而来。” 请罪书? 曹朋愣住了! 他呆呆坐在那里,实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可是,面对着夏侯真那澄净的目光,带着丝丝哀求之意,曹朋也不知道,该怎样拒绝。 他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开口道:“那纸笔来。” 夏侯真连忙唤来狱卒,取来笔墨,有要了一盏油灯,把灯火拨亮。 她挽起衣袖,露出如玉皓腕,轻轻磨墨。 曹朋提起笔,闭上眼沉吟片刻后,挥毫写下了一篇文字,而后把墨迹吹干,递到了夏侯真手中。 “这么快就好了?” “有心无需赘言,请环夫人交与叔父即可。” “好!” 夏侯真把信收好,看着曹朋,嘴巴张了张,似乎是有话要说。 可话到嘴边,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出口。 她喜欢曹朋,从当年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儿,在花园中寻找白兔,与曹朋偶遇的那一刻开始,曹朋的样子,便刻印在她的心里。可是,曹朋身边却有黄月英!也让夏侯真不知道该如何说,只能黯然神伤。她想要借此机会,与曹朋倾诉,但女孩子的矜持,让她无法开口。 曹朋看着夏侯真,忽然鬼使神差般的走上前,将她那娇柔的身躯,搂在了怀中。 他可以感受到,夏侯真身子猛然一僵,本能的挣扎了两下之后,便停止了反抗,温顺的倚在他怀中。 “小真,莫担心我,回去吧。 以后别来这里,这地方不是你这种女孩子应该来的地方……等我出去,一定送你两只白兔。” “嗯!” 夏侯真,轻轻应了一声。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苍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曹***坐在大帐里,看着手中这封从许都送来的家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