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何进无断留祸害,常侍献媚再得宠 (第2/2页)
是妇人,贸然参预朝政,这是不合适的。昔日,吕后就因为权欲贪念太重,遭至宗族千余口人都被斩杀在刑场。如今,你我应该在九重深宫中安享富贵才是。那些朝廷大事,就让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才是国家的幸事呀!希望母后听后能够三思!” 董太后自从灵帝死后,日日害怕失去权势,今日见何太后以此说事,顿时大怒:“你用毒酒鸠杀王美人,设心嫉妒。而今,你倚重你的儿子当了皇帝,便与你的哥哥何进霸占朝政,朝廷之上都以你们的意愿行事。本宫敕封董重为骠骑将军,欲断你哥哥的首级,易如反掌尔!” 何太后也被气怒,大声指责道:“本宫好言相劝,你因何动怒?” 董太后鄙夷的说道:“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人又争吵一番,在张让等人的劝说下才各自回宫。 董太后走后,何太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将这件事向他细说一遍。 何进连忙召集三公,前来商议对策。 司徒袁逢向他建议:“先帝本是解渎亭侯之子,董太后因子贵而迁。大将军何不以藩妃不宜在宫中久住为由,使其迁出宫中?” “妙计!妙计!”何进连连叫好。 果然。 一日早朝,有大臣上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 何进早向天子叮嘱明白。 懦弱的少帝刘辩,看着何进,喃喃的说道:“既然董太后不宜在宫中久居,便迁出宫去吧!大将军。” “臣在。” “你令人在河间地境为董太后安置一下吧!” “臣领旨。” 就这样,董太后被遣送出京城。 何进一面派人遣送董太后,一面点起御林军包围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追索将军印绥。骠骑将军董重得到消息,竟然吓得跑入后堂拔剑自刎。 董家举家上下莫不哀怨,家丁四散,落了一个家破人亡…… 张让、段珪等人见董太后被废,知道大势已去。 张让又以珠宝、好玩献媚何太后。 何太后恼其立场不坚定,怒斥他何不追随董太后前往河间。 见何太后生气,张让便用金银珠宝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他的母亲舞阳君,请他们帮忙向何太后美言。 那日,舞阳君来看望何太后。 “娘亲,看你满面愁容,可是有何事情苦恼不成?”何太后看到母亲愁容,便关切的问道。 “哎!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这些日子里,那张让和段鬼两人天天跑到我那里。他们说当初被那董太后召去,受她逼迫不得不受她摆布。现在知道后悔了,可是你却无论如何也不原谅他们。他们都想着去跳河不活了!”舞阳君说着又叹了口气,“哎!孩子,他们不过是走错了一步而已。当初你进宫的时候,不都是人家张让、赵忠两位公公的提点,才有你今日嘛?得且容人便容人吧!” “啊!母亲说的极是!他们若是再去,您便告诉他们,我已经原谅他们了!”何太后说道。 见到何太后原谅了张让等人,舞阳君这才愁眉舒展。 得知何太后又接纳了自己,张让、段珪等人再次频繁出入何太后的慈宁宫,整日整日的围拢在何太后身边。从此,中绢再次受宠。 六月,董太后到达了河间驿站。 此时的董太后更显老太龙钟的模样,脸上皱纹颇显,背驼腰弯。身边服侍的宫女,只剩下当初跟随她一同入宫的婆子两三人了。 这也真是可怜! 话说,她要是安分的在宫中生活,怕是也不会有这份苦难。这也正应了那句话:人为财权争,尸骨也无存。 驿站里的官员似乎不知道这是老太后,压根就没有人出来迎接。反倒是对那个护送太后的侍卫长鞍前马后的孝敬着,让人看了心中不由得有些莫名的酸楚…… 在三个婆子的搀扶下,老太后住进了驿站后面一个十分阴暗的房舍。 那婆子中有一个火性大的便欲出去找那侍卫长评理,被老太后拦住了。 “翠兰,不要再争了!我们败了,就要接受失败者的待遇!”老太太这个时候看得到比较清楚,“这也许就是我们最后的归宿了吧!” 不错,老太太经历了这件事,似乎明白了很多。 “王侯之中是非多,争强夺势终有落;胜者为王败者寇,几欲存活有几多?”老太太喃喃的念叨着,“真不知道,这一夜到会不会平静……?” 果然,那一夜注定了这个驿站不会平静…… 谁都不知道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谁也不知道老太后到底有没有醒来? 谁也不知道这个驿站会忽然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