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守定陶商议东投,战荆州讨论结盟 (第2/2页)
是与刘备有旧么?某闻刘玄德仁厚有加,德布天下。若是投他,定可相与!” 说到刘备,吕布言道:“刘备处的确是一个去所。昔日,漠北一战,某救了他们。不过,虎牢一战,某却败在了他们兄弟手上。今日去投,却生尴尬!” “主公,与其在此战败身亡,不如暂时投靠刘备,再谋时机!”陈宫进言道。 “也罢!”吕布思索半天,遂答应了下来。 张邈见他们要投奔刘备,遂引了部下,投袁绍去了。 次日,吕布与诸将点起兵马,正欲出城,才发现少了张邈和两千兵马。 陈宫见吕布说道:“孟卓见主公投刘备,因路太远,转投袁绍去了。” “也罢,随他去吧!”吕布无奈的说道,遂与诸将引兵东去。 曹cao得知吕布舍了定陶,引兵东去,遂使健将毛阶引兵入驻定陶。自此,兖州复归曹cao。 与此同时,江南一带也是战火连天。 为报当日被拦之仇,孙坚修养一年之后重整兵马进犯襄阳,攻打刘表。 刘表派麾下战将黄祖引兵相据。 黄祖深谙水战,败孙坚于江上。孙坚引兵退回。 失败而归,孙坚听从黄盖的建议,遣弟弟孙静前往南阳见袁术。 见到袁术,孙静言道:“吾兄听闻汝兄意欲伙同刘表共谋汝之南阳。今吾兄欲报昔日被拦之仇,愿与公结为同盟。” 然,袁术刚刚被袁绍所拒,心中正是不爽。 听完孙静所说,他便问道:“吾遣兵马前去,可又何好处?” “吾兄引兵牵制刘景升兵马,而公以兵马攻其北部。荆州北部数城皆唾手可得矣!”孙静言道。 仔细思量,袁术感觉有利可图,遂答应下来:“如此甚好!你可回去告诉汝兄,吾静候佳音,届时定然驱兵相助!” 见袁术答应下来,孙静遂起身告辞。 荆州城中,蒯越、蒯良兄弟得知这个消息,立刻来见刘表。 “主公,大事不好了!”蒯良高声喊道。 见蒯氏兄弟匆忙而来、行走慌张,刘表赶紧问道:“子柔,何事如此慌张?” 蒯良急忙说道:“主公,我们得到信报。说是孙文台派遣其弟孙静前往袁术处,与袁术结为同盟,准备合击荆州。” “啊!”刘表大惊,急忙问道,“异度,汝可又应对之策?” 蒯越手捋须髯,出了一个主意:“我军若是只与孙文台一战,倒是不难取胜!若是同时南北开战,恐怕首尾难以呼应,将会出现两头难顾的情形!” “是呀!”刘表十分为难的说道。 “不过,主公切莫灰心。”蒯越劝慰他说道,“袁术比邻徐州,若是能够说服徐州牧刘备,倒是可解燃眉之急。” 听闻此言,刘表大喜,言道:“刘玄德?!吾倒是听说此人,据说也是皇室宗亲,原本是中山靖王之后,后投安平王一脉,算来倒是与我同辈。听说此人急公好义,宅心仁厚,乃是一位仁人君子。想必看在同为宗亲的份上,他会帮我一把。事不宜迟,我便寄书一封与他。” 说完,他便安排人去来文房四宝,快速的写了一封书信。 见书信写好,蒯良上前言道:“主公,某愿携书信前往徐州!” 将书信交给蒯良,刘表嘱托道:“汝前往府库,带些珠宝为礼,即刻启程。” 蒯良答应一声,便急匆匆而去。 一路上快马加鞭,蒯良用了四五天的时间赶到了徐州。 徐州府衙。 见刘表使者前来,刘备大喜,引关羽、张飞、陈登、乐隐等人来见。 场面十分庞大,显得颇为隆重。 蒯良拜见刘备之后,说道:“使君大人,久闻公宅心仁厚,贤名远播。我家主公又与公同宗,皆为皇亲。今荆州有难,还望公施兵援助!”说完,将刘表的书信递给刘备。 打开书信,刘备仔细观看。 看罢多时,他合上书信,沉吟片刻,言道:“吾与景升兄皆为高祖后人,乃是同族兄弟。今兄有难,吾岂能不帮?奈何仓促出兵,岂不落了人家口舌?!汝且下去休息休息,待吾与众人商议之后再做定夺如何?” “多谢使君!” 使人引蒯良下去之后,刘备向众人问道:“汝等有何办法?” 陈登言道:“传闻说,孙坚得了传国玉玺;袁绍讨而不得,故使刘景升半路拦之。奈何孙坚打死不认,遂起冲突。袁术因恼袁绍不予军粮,导致兄弟反目。孙文台首攻刘景升失利,遂遣其弟孙静连结袁公路。如此一来,刘景升不得不求助于主公!” “同为皇室宗亲,吾岂能坐视不管?”刘备言道。 乐隐言道:“刘景升所言,不过是请主公牵制袁公路而已!吾有一计,可保他无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