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太尉献计谋李郭,献帝遭难出长安 (第2/2页)
。 一架龙撵上乘坐着天子汉献帝,一架凤撵上坐着的是伏皇后。无数宫娥、太监相伴两侧,浩浩荡荡的朝着城外而去。 李暹引兵于前,贾诩、左灵引兵断后。 三人车驾刚过宣武门,却碰到了郭汜引兵马杀到。 见李暹兵马,郭汜立刻下令放箭。 箭雨所到之处,无数宫娥太监中箭身亡。幸亏李傕带着兵马从后追杀赶来,牵制了郭汜的注意力。 李暹趁机带着天子、皇后的銮驾,冲出长安城,直奔城外李傕的大营。 郭汜击退李傕,见宫门大开,引兵冲入宫中,见那宫嫔彩女一并抢入营中,劫掠一番,竟一把火将宫廷烧了。倒也真应了董卓部将的声明。 次日,郭汜得知李傕劫持了天子和皇后,遂使兵马四周为了李傕大营。 有人作诗描述了当时汉天子的处境: 光武中兴兴汉世,上下相承十二帝。 桓灵无道宗社堕,阉臣擅权为叔季。 无谋何进作三公,欲除社鼠招jianian雄。 豺獭虽驱虎狼入,西州逆竖生yin凶。 王允赤心托红粉,致令董吕成矛盾。 渠魁殄灭天下宁,谁知李郭心怀愤。 神州荆棘争奈何,六宫饥馑愁干戈。 人心既离天命去,英雄割据分山河。 后王规此存兢业,莫把金瓯等闲缺。 生灵糜烂肝脑涂,剩水残山多怨血。 我观遗史不胜悲,今古茫茫叹黍离。 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维。 却说郭汜引兵讨战。 李傕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使侄子李暹、部将左灵从左右而出,合击郭汜。 郭汜不敌,遂引兵退去。 郭汜退去,李傕即可引兵马护送天子移居郿坞,又派了侄子李暹带人监视,断了他们的供给,上下饮食不济,侍臣脸上都是一幅蜡黄色的饥饿样子。 天子令人问李傕取五斛米、五具牛排,以赐予左右侍臣。 李傕闻之,勃然大怒:“朝夕上饭,如何又有所求?”然,天子所求,又不得不与,遂使腐rou与之。 腐rou皆已经臭烂不堪,如何能食耶? 天子在室内痛骂李傕:“如此逆贼,竟如此明目相欺!朕……” 一旁的侍中杨琦听到大惊,急忙拦到:“陛下不可!李傕生性残暴,喜怒无常,万万不可罪之。事已至此,陛下权当忍之,万万不可撄其锋也!” 天子闻言,自知处境,遂低头不语,竟然泪盈而下,袍袖皆湿。 忽然左右有人来报:“陛下,前面有人报予李傕:有一路军马,刀枪映日,金鼓震天,前来救驾!” 闻听此言,献帝大喜,遂使打探何人。 不多时,侍臣来报:“乃是大将军郭汜也!” “哎!”献帝叹了口气,重新忧愁起来,“太尉杨彪、大司农朱隽如今何在?” 杨琦言道:“当时事出匆忙,太尉等人尚未及入宫,陛下便糟了劫掠。您身侧也只有我一人也!” “哎!”献帝又叹了口气。 忽然,坞外喊杀声震天而起,侍臣又来禀报:“李司马和郭将军正在交战!” “打就打吧!”献帝没有心情听。 且说李傕引兵迎战郭汜,以鞭指郭汜大声骂道:“郭阿多,吾待你不薄,因何害我!?” “笑话!汝先还我在先,竟然反诬于我!尔今劫掠了天子,是为反贼。吾前来救驾,岂不是名正言顺乎?”郭汜答曰。 李傕哈哈一笑,反口辩驳:“汝烧了皇宫,吾救陛下于危难。此乃保驾,何来反贼一说?” 见他反咬一口,郭汜一着急,有些口吃:“汝、汝先劫驾,谈何、何保驾?” 李傕忽然呵呵一乐,言道:“还是不要再说了!今日,便不用麾下将士,单单你我两个来一场比试。哪个赢了,哪个便将皇帝取去!你看如何?” “打便打!”郭汜答应一声,纵马挥枪,便朝李傕杀了过来。 李傕也不含糊,摆刀相迎,便与他杀在了一处。 两人本是同僚,原来同为董卓部将,平日里又常在一起,也没有少在校军场比试。所以,他们之间那是熟悉的不得了。 所以这一交手,两人各显神通,刀枪并举,你攻我防,倒也打了一个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转眼间二三十个回合过去,两人互不相让,胜负难分。 就在这个时候,从长安城方向奔来数十匹战马。 为首一人,头戴太尉高额帽,身穿锦豹袍,面上胡须花白,头上银发倾洒,不是太尉杨彪更是何人? 却见老太尉拍马来到两人近前,高声喊道:“二位将军少歇!老夫有话要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