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三章 悟剑 (第2/2页)
然而,就在这时,它也被冻住了。在离她的脸不过半尺远的地方,瞬间被冻住了。 前一息,她还能清楚的感觉得到迎面扑来的水汽。然而,电光火石之间,这些水汽就被凝住了。 那一刹那,她根本就感觉不到刺骨的寒冷! 是错觉吗? 刚好又有一重浪花从水面上堆涌过来。 沐晚急忙迎了上去。 浪头再次在她头顶被冻住。 沐晚惊喜的发现,真的没有之前的冷!不是错觉! 怎么会这样呢? 她一次又一次的站在打过来的巨浪面前,用心去感觉那些扑面而来的水汽。 渐渐的,她发现,其实这些水汽明显不及崖底的气温冰冷。也许,这才是它们被冻住时,我却感觉到没之前冷的原因。 水汽和我一样,也是有温度的。 沐晚怔了怔,想再去体验一次。哪知,浪头越来越小。很快,水面上恢复了平静,不再起浪。 而崖底的气温也象是经过了最冷的时刻,不复下降。反而慢慢的开始回升。 此刻,沐晚只觉得自己脑子里装满了东西。她好象是抓住了一些东西,却又无以名状。 啊,好难受! 不如练剑! 沐晚索性取出青云剑,甩开层层被褥。就在这千重浪上,练起剑来。 “一夜秋雨!” “滴水成冰!” “一夜秋雨!” “滴水成冰!” …… 在冰冷的崖底,她居然很快浑身热气腾腾,象一只刚出笼的包子。 “好热!” 沐晚脱掉身上的皮裘法袍,准备继续练剑。 哪知,刚解开法袍,一股热气自里面腾的涌出。 沐晚忍不住在心时瞎想:如果将这股热气里的温度都抽出来,它会不会立刻变成冰碴呢? 此念头一出,她手里的动作猛的定住了:对呀,为什么不试试呢? 这时。脑海里又冒出另一个问题:要怎么才能抽出热气里的温度? 沐晚转头看向崖边的重重冰雪浪花,眼里流光溢彩——她想到办法了。尽量降低剑气的温度!就象崖底的温度比巨浪的温度要低得多,后者瞬间就被冻住了一样! 对!就是这样! 试试看! 沐晚一把甩开皮裘法袍,站在祥云之上,开始新的尝试。以前,用“滴水成冰”这一招时,她其实用的是冰球术,即,用空气中的水汽先凝结成水滴,然后再用冰球术。使之凝结成冰,覆盖在被攻击的物体表面。 现在,她想改变一下策略:降低剑气的温度,从而被攻击物体周边的温度急骤降低。继而抽出后者自身的温度,使之凝结成冰! 要想降低剑气的温度很简单,直接用青云剑使出冰球术即可。青云剑本身就偏冷,很适合用冰球术。 于是,沐晚就着月色,又在悬底练了起来。 “冰。凝!” 她慢慢的挥动青云剑,很快,剑身上飞快的现出一重寒冰。 很好!继续! 剑身上的寒冰越来越厚,越来越厚,渐渐的凝结出一个偌大的冰球。 “着!” 她一剑刺出。目标,十丈开外的水面。 冰球立消,剑气象一道青虹,“铮”的一声,破空而去。 “噗!” 剑气一头扎进水面。 沐晚定睛细看,没有冰。 失败了? 她拧着眉,提剑走过去。 就在这时,剑气扎进去的水面底下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扎——扎——扎……” 白色的冰线自水面之下渐渐升起。 二息之后,水面上赫然现出一个半尺大的冰面。 成功了! 沐晚按住内心的喜悦,脱下一只手套,去摸冰面。 没错,是冰! 指尖触摸之处,并不是很冷! 她又轻轻拍了拍。 “拍拍!” 冰层是实心的,约摸有一尺来厚!与以前的不同,冰是自内向外而凝结的。 此法可行! 再来! 第二天清晨,黑夜从冰窝子里出来,来到冰崖边站定。自半夜以后,悬底的动静就没停止过。因为香香的禁制,他不用动用神识查看沐晚的情形,又怕冷,不敢走出冰窝子。是以,他憋了小半宿——他很好奇,天寒地冻的,沐姑娘到底在冰崖下面捣鼓什么。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沐晚穿着薄薄的一件青布道袍,头顶热气腾腾,在崖底练剑。水面一旦被她的剑气碰到的,无不“扎扎”的凝结成冰。 整个崖底的水面,浮着数十块大大小小的圆形冰块! 咦,这是“滴水成冰”吗?怎么越看越不象呢? ===分界线=== 某峰多谢书友天使在我家12、坏了牙的礼物,多谢书友judyzhuzhu、桅子红豆的月票,谢谢!(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