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弘农王辩 (第2/2页)
密室所在。 程普听后,分析道:“此人年纪、样貌、服饰都与传闻中少帝极为类似,想来应该就是此人没错了。” 他思虑了一番,忽然眼前一亮,建议道:“恭喜主公!今这是天授主公,主公可以将之迎回长沙,而后奉天子以令不臣。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长沙,别图大事。” 孙坚想了想,奉天子以令不臣么?倒是个好主意!于是同意道:“嗯!汝言正合吾意。明便当告疾辞归。” 商议已定,密谕军士勿得泄漏。 却没想到,当时在场的众军士中,有人起了邪念。虽然在原著中向袁绍告密的那个袁绍同乡早已在虎牢关下战死,却又有另一个人,产生了更大的想法:把刘辩劫走,当做礼物送给某路诸侯,以为进之阶。 此人是个军官,在军中自有亲信。于是在当夜孙坚他们睡下后,便联络同党曰: “我今夜将劫走弘农王,以为礼物。诸位以为如何?” “甚善!不知此礼送何人?” “吾亦未定也,诸位有何高见?” “青州牧赵二位高多财,可送与他,必有大富贵!” 众人然之。 不料这几人中出了一个叛徒,散开后便去向孙坚告了密。 孙坚震怒,当即派兵捉拿,一番搜捕之下,其余诸人皆落网,唯有一人拼死突围而出,不知逃向了哪里。 孙坚问程普曰:“其事已泄,何如?” 程普曰:“此獠既投奔赵二,必然会去青州军营中。主公素与赵二交好,可书信一封过去,剖明厉害。赵二乃智士,必然不会因此小事而得罪主公,事后定然会将叛徒送归主公处置,亦不会宣扬出去。而主公明便告辞离开,加紧送回长沙,届时即使弘农王之事曝光,亦无大碍了。” 孙坚深以为然,遂安歇。 第二天,孙坚来到帐前,笑着对袁绍告辞曰:“坚昨晚偶感小疾,归长沙,特来辞别。” 袁绍一见,顿时冷笑道:“哼!哈哈哈哈哈……偶感小疾?” “偶感小疾。” 还装! 袁绍立刻戳破道:“你感染的是弘农王、少帝之疾吧?” 孙坚一听,顿觉不妙,他是怎么知道的?立刻装傻道:“哎?何出此言呐?” 还不承认! 袁绍登时怒道:“我等兴兵讨贼,为国除害。弘农王乃是先帝遗子,又是我等所共同承认的皇帝,仅仅是因为那董贼作乱,才被废弃的。现在公既得之,就应当众留于盟主处,待诛灭董贼后,再重建宫,使下重登帝位。而今你匿之而去,意何为?” 孙坚当然不肯承认,狡辩道:“这……弘农王明明已经在去年被那董贼鸩杀,怎么可能还活着?又怎么可能在我这?” 装,你继续装!袁绍站起来,走到孙坚面前,质问道:“哼,藏于皇宫密室内之少年何在?” “压根就没有你说的什么少年,你何必如此相bī)?” “快快交出,以免生祸!” 孙坚心说,我就是死不承认了,你能怎么地!当即面冲旁边下跪,指天发誓道:“皇天在上,我若果得弘农王其人,私自藏匿,翌……不得善终,死于弓箭之下!” 心说我每铠甲不离,甲胄又如此精良,死在弓箭之下的几率,应该不大……吧! 其他诸侯一看孙坚都发誓了,想来应该是真的,便跟着一起劝道:“文台如此发誓,想必确实没见到什么弘农王啊!” 而且对他们来说,刘辩没死,而是隐藏在皇宫密室这事,感觉实在太扯了,难以让人相信。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信孙坚的说法。 袁绍心说你这厮够狠,居然连发誓这招都拿出来了,以为你咬死不承认我就没办法了么?哼哼,我可是有证据的! 于是当即证人请了过来,然后质问孙坚道:“打开密室之时,有此人否?” 孙坚一见,这人脸上缠满了纱布,根本看不清容貌,不由失笑道:“此是何人啊?” 袁绍这才发现不妥,大怒,指着那人的脸下令道:“你,把纱布揭掉!” 不想那人却不肯听令,委屈道:“医师说了,得过半个月才能揭,不然俺就huirong了!” 袁绍快被气疯了,当即拔出腰间佩剑:“再不揭掉,我现在就让你huirong!” 孙坚本来还觉得好笑,但一听对方说话的声音,很快反应过来他就是昨夜逃走的那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