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心魔献策 (第2/2页)
/p> 思考了一番后,王允又联络了自己的忠实同党,即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等人一同商议除董事宜。/p> /p> 黄琬这人就不用多介绍了。士孙瑞,字君荣,扶风人,是当初黄琬当右扶风时认识的。在后来王国叛乱时,曾担任鹰鹞都尉。丁原死后,补了他的执金吾职位。后来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王允表举他为南阳太守,建议董卓派他去讨伐南阳的袁术。而实际上却是打算让他掌握一支军队后反水,与讨董联军一起夹击董卓。/p> /p> 可惜当时被李儒看出端倪,劝董卓把士孙瑞留下了。于是王允只得改表举他为尚书仆射。/p> /p> 士孙瑞听了王允的计划后,当即表示同意,亦赞成让李肃加入到计划中来。还说道:/p> /p> “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者胜。几不可后,公其图之。”意思是最近几个月都是阴天不见太阳,都是董卓乱政所致,我们应该尽早除掉董卓,重见天日。/p> /p> 而黄琬却有些犹豫:/p> /p> 自己刚刚收到那个蠢儿子黄奎寄的信,里面说他现在投奔了曹cao,并建议黄琬积极联络王允,对王允制定的诛董计划应表示全力支持。/p> /p> 虽然黄琬本来就支持王允的计划,但是经过自己儿子这么一建议,反而产生了担忧。毕竟自己这个儿子向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建议的事大多没有好结果,标准的乌鸦嘴。/p> /p> 王允不由问道:“子琰有何忧虑?”/p> /p> 黄琬不由支吾道:“我总觉得……呃……要慎重!”/p> /p> 总不能说自己儿子是乌鸦嘴吧?/p> /p> 王允没有怀疑什么,答应道:“是应该慎重。这样,到时邀请李肃过来,老夫会严加防范他的!”/p> /p> 于是又请吕布共议。/p> /p> 吕布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一听王允召见,迅赶了过来。听完王允的计划后,忿忿道:“昔日劝我杀丁建阳的,就是此人。今他若不肯去,我先宰了他!”/p> /p> 随即又派人秘密邀请李肃过来,李肃感到很纳闷,这俩并州人邀请我过来干嘛?搞同乡聚会么?/p> /p> 王允并没有先开口,而是对吕布点了点头,示意由他来说。/p> /p> 吕布便对李肃说道:“昔日公说布,使布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公可传天子诏前往郿坞,宣董卓入朝,我这边则安排伏兵诛之,咱们一起力扶汉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p> /p> 李肃一听,心说这是要造反呐……虽然自己对于董卓不升自己官,感到很不满。但是也还没到想杀他的地步啊!/p> /p> 不过……自己要是不同意,看吕布那样子,自己就别想活着出去了。/p> /p> 于是只得答应道:“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来找我,是上天赐我的良机!肃岂敢有二心!”遂折箭为誓。/p> /p> 王允一看他答应,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便鼓励道:“公若能干成此事,何愁不得大官!”/p> /p> 于是当即四处分散安排。/p> /p> 王允继续去联络志同道合的大臣们协同行动,有的去召集死士,有的去监视董卓一党动向,还有宫内近臣去向刘协诉说事宜,并讨得天子诏书。吕布则去安排军士,他要将那些只忠于自己而非董卓的军人召集起来。李肃则等他们都准备完毕后,再前往郿坞,面见董卓。/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