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9章 梦回二十七 扑朔 二 (第1/2页)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庚辰眉批:不写凤姐随大众一笔,见红玉一段则认为泛文矣。何一丝不漏若此。畸笏。】”,脂爷们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一丝不漏”,似乎曹雪芹和红楼梦是个封闭的漏斗, ““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meimei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自然是昨天伤心伤痛很晚才睡, ““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庚辰侧批:一人不漏。】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甲戌侧批:安插一处,好写一处,正一张口难说两家话也。】”,正是要让宝钗单独去,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庚辰侧批:道尽二玉连日事。】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甲戌侧批:道尽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宝钗身上。】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这句传递的信息量也是比较大的: 其一,宝钗连心中想都是“强行”将宝玉和黛玉定位为“兄妹俩”! 似乎宝玉和黛玉的如此恋人实质根本就不在她眼中,似乎凤姐儿说的那些“给我们家作媳妇”的话全是玩笑话! 足见宝钗心中的“坚定”! 其二,“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 这句话就更有趣了! 第一,宝钗将宝玉和黛玉定位为“兄妹俩”,但林黛玉是为了什么而猜忌呢?当然是为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 于是,宝钗“主动忽视”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和恋人本质! 第二,林黛玉在宝钗心中就是这个“形象”,但以宝钗的聪明,明知林黛玉不是如此,因此,这个“想了想”只是宝钗表面之“想”,甚至是宝钗借口之想!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想做坏事比如抢劫,他也许也会“想一想”,找到一个好借口,说是劫富济贫,于是,抢劫了一千两,然后扔了一两给乞丐,完成“劫富济贫”, (外人注:哈哈,有趣有趣) 即说白了,宝钗最后和宝玉成亲时,都会“对自己说”:宝玉和黛玉不过是“兄妹”而已,我和宝玉才是夫妻, 其三,“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很好啊,宝钗这个时候就会“替”宝玉“着想”了,果然有夫唱妇随的模样! 而黛玉对自己的想法只是“嫌疑”,不过嫌疑这个词还真是说对了,即宝钗自从听了凤姐儿那番话后,果然开始改变战略要避“嫌疑”了! 因此,宝钗这番“借口”和自欺的话是充满了矛盾甚至是极尖刻极冲突的矛盾的! 只是宝钗的表面之想和借口, 宝钗隐藏了内心一层又一层的真正的想法,如果一一展示的话, 下一层自然是宝钗要接近宝玉, 再下一层自然是要“扼制”黛玉和宝玉的情感, 再一层无论采取何种手段,自然要与宝玉成亲, 再下一层如凤姐儿一般掌握贾府的执行大权, 再下一层当王夫人成了贾母后,宝钗就是新的王夫人, 最后一层自然是成为第三任贾母! 而这其中她还要必须“监督”让宝玉科考不但取功名,最好能袭下爵位! (外人注:怎么说呢?说得太明白似乎有些突兀,但却是极有利于知晓红楼梦和曹雪芹,以及八十回后的真正原文原意内容的!)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蝶来了,不过肯定不是曹雪芹派来的(外人注:哈哈), ““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甲戌侧批:可是一味知书识礼女夫子行止?写宝钗无不相宜。】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这里说明宝钗在无人处却展现出了她少女的一面,但反过来即说明宝钗平时在众人处实在是太过伪装或虚伪, 脂爷自然大夸,意思是宝钗在众人面前装得好,无人时又真得好,所谓“假假真真总相宜”, ““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庚辰侧批:若玉兄在,必有许多张罗。】”,如何?这才是真正的宝钗, 而脂爷又在不失时机地“拉拢”宝玉和宝钗,意思是说:宝玉你老看着黛玉干什么,看看宝钗,多可爱(外人注:哈哈,大白纸你别说啦,忒逗了!(XX注:忒逗了为什么不说了? (外人注:因为感觉大白纸对宝钗有一点点的不公平,因为这话是脂爷说的,而不是宝钗说的))), ““宝钗也无心扑了,【庚辰侧批:原是无可无不可。】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甲戌侧批:无闲纸闲笔之文如此。】”,接得极妙!正接之前贾芸要坠儿送还手帕给小红, 即之前说过的曹雪芹在强力将所有情节线索用最自然最合逻辑最写实的方式“整合”在一起! 这会成为八十回后所有情节线索的整合的极重要参考!(外人注:这个极难的) ““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正是有其私密性,甚至小红和坠儿可在此私密,恐怕也许其余人也可在此,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庚辰眉批:这桩风流案,又一体写法,甚当。己卯冬夜。】”,哈哈,如此看似随意一句,几乎现宝钗原形! 即正是之前所说,这已经成为宝钗的一个“大习惯”!(XX注:大白纸神,不断的文字来证明他之前所说甚至刚说过的(外人注:不是大白纸神,而曹雪芹就是这个意思)) ““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这段还非常“正常”, ““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我拿什么谢他呢?"”,哈哈,好坠儿,做得好红娘!(外人注:贾芸确实要感谢坠儿) ““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