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葬礼 (第1/2页)
青梨的法阵修好,便是大师兄离开南海的日子了。 大师兄却没有如“养魂榻”时所说的那样,真的让小殿下和郡主大人就此拜堂。 他要看的,是易潇的“心”。 那枚玉石环扣里,有小殿下的心头血,株莲龙蛇,内蕴大道,能安抚神魂。 他真正担心的,只有一件事。 当他离开南海之后,小师妹能不能在齐梁安稳的生活? 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李长歌不知道兰陵城里的那些人,对于小师妹......是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一位来自风雪银城的关门弟子。 一位曾经是北魏皇帝掌上明珠的敌国郡主。 是否能够抛下偏见,不刁难,不作嫌,不刻薄。 他有一把剑。 这把剑可抚平天下不平事,却抚不平世间恶人心。 若是他身在中原,仍背负着这根剑骨,仍背负着“北地剑仙”的名声,这把剑便足以让所有人都忌惮。 若是他走了呢? 所以他希望能在南海留下一座阵法。 这样就留下了一把,随时可以为魏灵衫出鞘的剑。 大师兄离岛之时,一人一剑。 还有一位姑娘。 小殿下和郡主大人目送大师兄离开南海。 叶十三和青石也来送了这位北地小剑仙一程。 李长歌走前,藏剑山下藏着一位老剑仙。 还有八十九位春秋前的老儒士,算是一柄“阳谋之剑”。 李长歌走后。 藏剑山下的老剑仙赵淳风静室内一片干净,并无灰尘,三丈清凉地。 八十九位老儒士颐享天年。 悬挂在藏剑山山湖头顶的“剑器瀑布”,诸多剑器坠跌入湖,宛若生出灵性,与游鱼一同摇曳,水汽倒流,瀑布依旧,宏大景观,气运大势盖压其余十七座仙山。 剑宗明曾说,春秋大世,中原除了他以外,就只有李长歌这么一把剑了。 现在李长歌走了。 这座江湖,便难免有了些无趣的意思。 ...... ...... 南海仙岛来了一批客人。 近二十艘北魏巨大剑舟,冒着大雨,靠拢在仙岛周围。 之后一袭盛大红袍当头。 钟家男人掠行在南海宗门之内,面色不算好看,时刻抬起头来,注视着最高的那座终巍峰。 钟玉圣的身后,数位殿会成员依次排开,保持着紧跟的速度,之后便是森罗道零零散散的数十人,艰难保持着跟进。 这是一批来自北魏的精锐力量。 洛阳皇都接到了羽公老人发出的传训消息,派出了这么一批精锐力量,火速赶往了南海仙岛,特来接回北魏的残缺人马。 钟家男人的修为是北魏摆在明面上的第一人,早在洛阳之时便跨出九品那一步,踏入宗师之境,他一骑当先,面无表情,行速极快,率着这样一只队伍,掠行在仙岛之内。 颇有些肆无忌惮的意思。 棋圣大人并没有出来迎客,却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沿途所经过的诸多洞府,居然也没有一位弟子出面,对这位“行为不敬”的外来客人出手阻拦。 南海有南海的道理。 拳头再大,来了南海,也要遵守棋圣的规矩。 钟家男人面色看起来没有什么表情。 无喜也无悲。 但若是仔细去看。 这个男人的眉尖不再是平拉,而是微微下压,一路上抿紧了嘴唇,几天几夜没有休息,不曾进食和喝水,即便修为踏入宗师之境,面色也有些惨淡。 他的红袖有些颤抖。 两只手拖行在后,因为速度极快的原因,几乎平行于地面。 攥拳。 像是愤怒。 又像是焦急。 他迫不及待的想赶到终巍峰上。 好在这段距离并不算太长,所有的禁制全都为钟家男人打开,一路畅通无阻,钟玉圣踏上终巍峰洞府之后,果不其然看到了棋圣大人已经等在了山顶。 魏奇站在那副巨大棋盘之下。 他的背后,叶十三推着公子小陶的轮椅,南海门内的弟子,没有一位缺席,此刻都安安静静站在师尊的背后。 钟家男人的到来,打破了终巍峰已经有了小半个时辰的沉寂。 洞府之外。 摆着一口棺材。 钟家男人藏在大红袖里的拳头死死攥紧,青筋毕露。 只是无人看见。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望向这口石棺。 石棺上并没有落尘,棺材里一直住着那么一个人。 算了算。 好多年过去了啊。 钟玉圣抬起头来,望向棋圣。 魏奇没有看他。 这位老宗师眼神里的光芒早已经黯淡,消弭,此刻便与一位寻常的老人没有任何区别。 南海近来持续的大雨。 南海门内的所有弟子,没有人撑伞。 全都以一袭黑衣出席。 今天是一场葬礼。 钟二的葬礼。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