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糖包子 (第2/2页)
“美不死他。”吴娇轻呸了一声,自己却笑得花枝乱颤。 包塘家说是在老洼子镇,其实还要翻几座山,至少有十多里的山路,张五金花五十块钱,请了个向导,那向导跟包塘熟,说先不必进山,先可以去西坳。 “西坳是逢三的集,包塘一般会来赶集的,有时两口子都会来,到集上应该可以碰到他们。” 山里面赶集,是分日子的,一三五七,逢三在哪里赶,逢五又在哪里赶,这样分时分地,对当地人就便利得多,否则若是都定在一个地方赶集,近的固然方便了,远的可就麻烦了。 包塘看的林场,离着西坳较近,逢三赶一次集,山里的东西带出来,需要的东西买回去,生活必须品,基本就是在集市上解决的,或者说,不仅包塘如此,大山里的山民,大部份都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几个人,会专门坐半天车,去北祟或南祟城里的超市买东西,只除非生了重病,否则一般不出山。 还好,到西坳也有一条简易的公路,算是拖拉机路吧,勉强能开进去。 西坳就是一个山里的聚落,沿着一条溪,参差不齐的起着一些屋子,有趣的是,其有几幢小洋楼。 国还就是这么怪,有的在吃草没错,但稍稍肯动一动的,赚点钱甚至发个财也不难,黄光裕他爹也不叫黄百万不是,这些小洋楼,明显就是在外面赚了钱的人,回来起的。 西坳人不多,沿着一带水,估计也就是一两百户人家,集市到是颇为热闹,在一块大空地上,竟还有不少摊点,这是那些专业的小贩,哪里赶集往哪里跑的,他们的摊子看似正规,其实跟张五金的木工箱子差不多,收拢做一担就可以挑着走的。
人不少,男男女女好几百,穿得也各式各样,即有吊带黑丝的妹子,也有穿老式衣服的山里人,最拉风的,则是那光屁股的小孩,在人堆里乱窜。 可以说,这样的集市,就是整个国的缩影,从最现代到最古老,全部都有,你要是只看东部沿海,那不是完整国,你要是只看西部山区,那也不是完整的国,但要是到西坳的集市上走一圈,真实的国到底什么样子,你就明白了。 向导是本地人,到处人头熟,随便抓着个人问了一下,便对张五金点头:“就在前面,他婆娘也下山来了。” “宗珏也来了。”张五金对秋雨笑:“我都不太记得她的样子了,到要看看,当年的眼光到底怎么样。” 吴娇并不知道张五金曾经是秋雨的学生,这个有些羞人,闺蜜再好,秋雨也是不会说的,这时听到就笑:“怎么,还是以前的旧情人啊。” “旧情书有两封,不过我是替别人写的。”张五金笑,秋雨白他一眼:“你到还好意思说。” 见吴娇很有兴致的样子,她掩着嘴笑道:“这家伙读书的时候,专门替人写情书的。” “真的啊。”吴娇娇笑起来:“小张师父,看不出来嘛。” “那是。”张五金不以为耻,很以为荣,得意洋洋,弄得秋雨两个娇笑不已。 向导带着一路找过去,前面突然传出吵闹声。 赶集的人最好热闹了,赶集嘛,买东西是其次,很多人就是赶个热闹,眨眼就围了一堆人,张五金不想秋雨跟吴娇两个去人堆里挤,也就不想挤过去,到是那向导飞快的跑去看了一下,回来却变了脸色。 “是包塘跟他婆娘,给高衙内缠上了。” “高衙内”张五金眨巴眨巴眼晴,这不是水浒吧。 “高衙内是镇党委高书记的儿子,听说还有个舅舅在省里当副厅长,称王称霸的,谁也不敢惹,又喜欢调戏女人,所以叫他高衙内,可能是包塘的婆娘给高衙内看见了,所以生事。” 张五金本来还不当回事,听到高衙内这么雅致的名字,还觉得挺有趣,但听向导这么一解释,恼了,对秋雨两个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一下。” “一起去。”吴娇平时娇得很,但她最初却是从出镜记者做起的,抢起新闻来,同样有股子泼辣劲儿,到并不介意往人堆里挤。 张五金带头,拨开人群往里挤,到里面,一眼就看到了包塘。 包塘年纪跟张五金差不多,没他高,等个头,有些单瘦,理着小平头,脸上有着山里人独有的那种健康的黑红色,不过这会儿因为愤怒,红更显得黑,他手握着一把柴刀,愤怒的瞪着前面的几个小混混,身后则护着一个女子。手机请访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