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章 伏阙探天子! (第2/2页)
如此一来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毕竟……现如今最不稳的是宗室!” 胡彦向来就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回回奏疏都让人替其捏着一把汗而著称,就连太也曾因为其屡屡弹劾秦王残暴嗜杀,赵王沽名钓誉,以及其他诸王种种劣迹,而背后说过此人每次都是背着棺材提着脑袋上书。因而,别人说这话他必然以为别有用心,但此时胡彦犀利地指出最不稳的在于宗室,他沉吟片刻,最终便点了点头。 “胡给谏所言甚是,是孤一时疏忽了。” 太自从监国之后,为正名分,在众人劝谏下,便以孤自称,而虚怀纳谏的风度,一直让臣下赞扬不已。此刻太听到胡彦这样犀利的指斥而不加责备,反而嘉纳之,其他几位大臣有人松了一口气,也有人面色异样。须臾,一行人便鱼贯退出了西暖阁。走在最后的太看了一眼床上一动不动的皇帝,嘴角便露出了一丝冷笑。 当这一行人各自回到各自的衙门之后,少不得将在西暖阁见到天时的情形对同僚上司下属大说特说,一时间人人都知道了皇帝不但健在,情形也还算稳定。于是,当太下令旨,宣召赵王世陈善昭,淮王世陈善宇,周王世陈善睦次日乾清宫觐见皇帝的消息传出之后,原本沸沸扬扬的议论顿时平息了好些。 至于作为皇孙之中最年长的却被独独摒弃在外的秦王世陈善文,一来秦藩异谋已经传遍天下,二来才刚被皇帝下令禁足府中,自然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晚间,当六科廊中各科给事中一一离开宫城归家的时候,从长安右门出来的户科给事中胡彦上了自己的那辆破旧马车,坐稳之后,他从坐垫下熟门熟路一掏,却是翻出了一张纸条来。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他就把小小的纸条揉成一团,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地径直吞了下肚。马车是为了上下朝,以及来往家中和宫中方便,而向车马行租来的,连车夫也是每日调换,而他声名虽广,却是赫赫清流,自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到他,更不用说这辆马车了。 次日一大早,陈善昭便赶到了东华门。淮王世和周王世一个十七,一个十六,却都尚未成婚,但都是十一二岁便送到京城文华殿宗学听讲的人,脸上并没有民间少年郎的稚气。彼此厮见之后,话不多的淮王世陈善宇就闭上了嘴,而周王世陈善睦则是小声套起了陈善昭的话。毕竟,因为修书,陈善昭这一年多来常常呆在古今通集库中。 “这御药局不就在古今通集库旁边吗,昭哥你真的没什么风声?” “这个……善睦贤弟,你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一看起书就昏天黑地日夜不分,这古今通集库附近的那几个地方,我都一步没有靠近过,哪能听到什么风声?” “昭哥,你呆过头了!”素来古灵精怪的陈善睦又好气又好笑地摇了摇头,仿佛自己才是做哥哥似的,轻轻拍了拍陈善昭的肩膀,随即低声说道,“总之我提醒你,眼下情势不对,你自己多加小心!” 无论这是善意也好,恶意也罢,陈善昭都只能装傻。须臾,就有太监过来领了他们进去。快到东宫时,领头的太监突然停了,须臾就只见东宫之内一行人出来,为首的不是太还有谁?叔侄四人见面之后,太便摆手止住了要行礼的三人,柔声说道:“这种时候就不用多礼了,随我去乾清宫吧!” 乾清宫西暖阁作为天的寝室,两天之内迎来第二拨探视的人时,却是和前一日的光景大相径庭。和目不斜视的夏守义等大臣相比,陈善宇和陈善睦从进乾清门的那一刻起便在留意四周的人,此刻陈善睦更是突然压低了声音问道:“太九叔,李公公怎么不见了?” 太原本预备好陈善昭问这么一句话,却不料是陈善睦挑头问了出来,当即面色淡定地说道:“李公公被父皇差遣出去办事了,所以眼下不在。” “哦……” 陈善昭没有理会这个被拖得长长的哦字,打从进入屋的时候,他的全部心神就都落在了皇帝的身上。隔着老远看不分明,而等到行礼的时候,太又一直守在旁边,哪怕是他们一一跪在了地平上就近探视,他看着不知道是昏厥还是睡着的皇帝,心中只觉得说不出的焦躁。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就只见一个人猛然朝皇帝扑了过去,竟是从来沉默寡言的陈善宇! ps:第二更求粉红,力保第四名,晚上八点前更新第三章!话说宗室们谁都不是省油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