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立功 (第1/2页)
两个多月后基地的参训部队就正式投入使用。顶点小说 当然,刚开始我们投入使用的部队只一小部份。 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谨慎……我们担心一下就投入大批量公安及武警进入缉毒行列的话,会使毒品组织明显感觉到压力而提高警惕性。反之如果我们慢慢往里头添人就像战场上的添油战术一样的话,那对于毒品组织来说就有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 另一方面这时基地的训练只进行两个多月,这使得基地里的公安和武警的素质良萎不齐,我们担心把这些部队一口气全都派上一线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于是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精选出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公安和武警先进入缉毒第一线试水,这样也可以为其它公安和武警提供一些经验。 我们侦察的第一站是从缅甸的木姐开始的。 要做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咱们这支部队都是公安和武警嘛,那办一个出入境通行证那还不是太容易了,于是首批二十余人的公安干警就以各种身份,比如商人、探亲等形势前往木姐。 木姐是个小镇,全镇也只有一千多户总人口在七千余人左右,然而正是因为他距离中缅边境不过几十米……中国的姐告与缅甸的木姐距离仅仅只有五百米。因此木姐这地方原居民虽不多,但来来往往的却有许多其它地方赶来的商人,这也是缅甸之所以会把木姐称为木姐的原因,木姐在缅甸语里的意思。就是繁华热闹的小镇。 在这个小镇里我们认为分布上二十余名公安干警就差不多了。毕竟我们需要观察、监视的地方并不是木姐全镇。而是木姐中人口相对密集的一些街道、集市以及公路等。 至于通讯方式那就简单了,木姐与我国的姐告不过五百米,随便拿几个功率相对大一些的对讲机也就可以适时将讯息传进我们设置在姐告的联络点了。 而事情也正像我们想像的一样,因为缅甸方面对毒品的控制并不严格,再加上木姐镇人流量很大,所以毒品贩子在这里的交易简直就可以用“明目张胆”这个词来形容。 我们小分队刚进入木姐不久,带队的史明亮就在对讲机里报告道:“不可思议,这里的毒品交易就像卖白菜一样。随便躲到哪个墙角里就开始议价,谈好了价钱看看周围没什么人就把一包包东西塞来塞去!甚至还有人主动上前来问我们需不需要鸦片!” “注意!”我对着话筒说:“你们现在是在缅甸,没有权力执法,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是!”史明亮应了声。 我这里所说的身份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中国公安,另一个则是他们现在所假扮的身份。 应该说咱们这样做还是有点危险的,其危险主要是来自于如果身份被缅甸政府方面知道的话,就很有可能会把他们当作间谍或是引起其它方面的一些误会,所以这样的行动只能眼观而绝对不允许动手。 之后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史明亮一行人两两一组互相配合着分散在木姐的各个人口集中地。他们要注意或是监控的就是那些从中国来的百姓或是将要进入我国境内的一些可疑车辆和可疑人物。 这时史明亮等公安这两个月从陈队长那里学到的捉小偷的本领就派上用场了,虽然他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捉小偷。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偷和毒贩这时候在心理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将要做某些不光彩的事而心虚,心里一虚那眼神、表情和动作自然就会表现得与常人有些不一样。 史明亮一行人要侦察的就是这些,然后再有意无意的跟踪这部份人。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确定他们携带毒品,这主要是因为毒贩身处缅甸所以并不是很小心,史明亮等人可以亲眼看到他们在交易甚至是藏毒。 对于这部份人我们就采取之前所说的“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也就是在边境搜索时有意将其放过而一路追踪至毒品的交货点。 另一种情况就是不确定其是否带着毒品。 对于这类人也难不倒我们,在其过关的时候重点搜查就是呗,而且史明亮等人还可以根据他们在木姐的行为初步判断下他们可能的藏毒方式,比如有个百姓买了一堆的小玩意,接着东张西望的走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