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争吵 (第1/2页)
宁华是没有关心人家弘曙的身体如何,反正医都请来了,能差哪儿去,总能调理好的。 自己关心得多了,反而让七爷以为自己又有坏心思。 历史告诉我们,别人家的儿少管。 不过,过了些日宁华去四福晋家看弘历的时候,居然听四福晋提起,说七爷向四爷求了两个特别严厉的嬷嬷。 据说这两嬷嬷以前也是在孝懿皇后身边侍候过的,只不过,对新来的小宫女过严厉了,本来是没什么,只不过,这两嬷嬷运气也不好,正好被康熙看见。 是个人都知道,咱康熙爷那是最最忴香惜玉的了。 因此孝懿皇后便让二人在承乾宫,退居二线了。 再后来,便出了宫,四爷便养在了外头,毕竟曾经也是养母身边得力的人,帮着调教一些奴才还是可以的。 七爷早听说四爷手上有这种出色的嬷嬷了,原本,哪愿意让这两嬷嬷来教育自己的宝贝女儿的,只不过,弘曙说了又说,劝了又劝,觉得宫里的两位嬷嬷手段不够强硬。 要不然,在她们的教育下,怎么两位meimei还会做这种事情出来的? 因此,必须得下重药,要不然,两位meimei倘若去了蒙古,还是如此,不用半年,肯定香消玉殒了。 七爷在弘曙的劝说之下,只能答应。 四爷倒是答应得也快。 毕竟平时也有听弘历提起过那府里两庶女的“风光伟绩”,虽然弘历挺不靠谱的。不过,架不住飓风对那两庶女也挺不屑的,因此,四爷便同意借出两嬷嬷了。 而七爷府的具体发生什么事,其实四爷他们是不怎么清楚的。 虽然在七爷府也有四爷的暗探,不过,大格格给弘曙下药的事这件事,宁华和七爷是压得死死的,基本没传出去。 虽然别人有好奇过,不过。打听不出来。也没办法了。 因此,这次四福晋就是比较婉转好奇的询问此事。 “嫂,你又不是不知道,对那位的事儿啊。我是使不上力的。哪会知道的。”宁华抿了口茶才假装很郁闷无力的说道。 “你真不知道?”四福晋试探性的问道。 “不知道啊。”宁华双手一摊。“嫂,你什么时候对人家的事儿有兴趣了?倘若你想知道,我帮你打听打听?” 宁华装着一脸的诚恳样儿。 “没。不用。”四福晋见宁华确实不知道,便又笑着道,“我这不是想着,你家爷怎么突然想起借人了嘛,以为你家爷想办法让你家的大格格和二格格也在京城了。” “一个府,哪里会有位格格在京城的,哎,说起知微的婚事,我可烦着呢,真不知道要找哪样的。” 宁华说起这事儿是真的烦。 其实兄长手下有几位的孩真不错,有一家是他他拉家的,早前,人家家里辉煌过,不过,由于人家那时候是多尔衮那一派的,在顺治朝的时候,自然是打压得那叫一个狠啊。 虽然康熙朝的时候,康熙帝也有心扶持,不过,一来,人家家里确实也没出色的,二来,虽然扶持了几个人起来,不过,很奇怪的是,几人的仕途也走得不远。 因此,后来家族的几人便一直在五六官员中打转了。 而除了官位低之外,别的,宁华倒是觉得都不错的。 那家有个很不的家规,除非夫妻之间到了四十岁还没女,要不然,不能纳妾,不能有通房,更不准有外室。 这点,有些像汉人家族比较有传统的人家。 据说是人家老祖宗订下的规定,虽然也就几十年,不过,正因为有这规矩在,人家联姻的对像倒是都不错的。 毕竟爱护女儿的父母还是有的,不是每对父母都往眼睛往官位和钱上面看的。 他们家里有两两女,次现在当着弘昼的伴读,据弘昼所说,人家次的功课不错,至于功夫更加不错,而且很规矩,很懂得进退。 因此,宁华便把这家人也列为考虑人选,虽然身份差了些,不过,身份不是重点,反正也是正宗的满族贵族,到时候,康熙抬一抬,雍正抬一抬,立马够格了。 “今日中午,你就陪我吃,也别回去了,回去也就你一个。”四福晋和宁华闲聊了几句,便示意下面的奴才去准备中餐。 宁华倒是无所谓,唉,现在孩大了,铺的生意也上了轨道,倒也确实没什么可烦心的事儿。 以前么还得隔岔五的陪人家去上香什么的,不过,自从老和尚过世后,那寺庙的香火也是更加少了,至少官们是不喜欢去了。 “前些日,查干巴拉命人送了些羊和牛过来,本来是当年礼的,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