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再回西北 (第2/3页)
回京城之后,不会让他再去西北了。 也是,哪有皇子涉险的道理,战场上毕竟不安全,安全系数不高啊!! “我听皇伯父提过,我和弘历应该会有一个在西北帮他看着,总是我们让他放心些。”弘昼说到这儿的时候,不知有多自豪。 自小,四伯就是自己的偶像,可以说,弘昼心里常会偷偷的想,倘若四伯是自己的阿玛就好了,真想和弘历换换。 你说弘历哪点像四伯了? 一点也不像!! 因此,小的时候,弘昼常常会模仿四伯呢,可惜四伯太高大上了,真心模仿不像! 虽然弘历那逗比那时候也是有这想法的,可是,换阿玛这种事儿,根本换不了。 所以,那时候额娘带着自己去找四伯母,弘昼虽然讨厌弘历,不过,还是挺乐意去的,因为,有的时候便会碰上四伯。 每次看见四伯,都会让弘昼高兴老半天。 自小,弘昼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能成为像四伯这样出色的,能为大清做贡献的人。 而那天在和四伯私下见面的时候,当四伯说,西北哪儿只放心自己和弘历的时候,他不知道有多激动!! 能被四伯看得起,能让四伯放心,是件多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啊!! 他愿意帮着四伯去镇守西北啊,虽然自己现在年纪还小,不过,小雏鹰会有长大的一天,总有一天,自己肯定会有能力独挡一面! 而且弘昼也觉得,自己去西北镇守,和弘历在西北,对四伯来说是一样的,可对以后的新君来说,肯定不一样。 堂兄有军功和亲弟有军功哪会一样? 就像十四叔和四伯这样,不管是不是一母同胞。 倘若弘晖继位,弘昼是真怕弘历会有十四叔这样的下场。 倘若是另外的皇子,弘历的下场更加不用说。 虽然以前小的时候是讨厌弘历,不过,十几年来的感情也不是假的,你说,咱怎么能不照顾下弘历的? 弘历还是待京城比较合适,倘若真是别人继位,那么,弘历最好还是像以前那样是个混世魔王来说适合。 而倘若是弘历继位,那自己在西北更加合适了,弘历也用得放心,当然了,这可能性基本不会有。 四伯让弘历当下任继承者,得有多缺儿子啊!! “这个我知道,可是,你不是还没成亲嘛,宝贝儿,你要不成了亲,然后生了娃,咱再去西北。”宁华劝道。 主要是现在的西北太不稳定,而且年羮尧可是据说立马要接替延信当大将军了,你说这么一个大煞星在哪儿,自己哪放心把弘昼放过去的。 万一被年羮尧拖下水,弘昼能保得住小命已经算是大幸了。 可弘历就不一样了,这货运气就特别的好,更何况,侄子怎么能和儿子比啊? 最重要的是,那儿子还有当皇后的亲娘!! “额娘,有了孩子再去,这黄花菜都凉了,哪还有我建功立业的机会啊,更何况,京城的事儿,你叫我怎么办,最好便是两不相帮嘛,你看,弘历可都快二十了,倘若等个两三年,媳妇的年纪更加小了,我就不同了,哪怕晚个两三年成亲,也没事不是?” 弘昼劝着宁华道。 “你说得倒也在理,只不过,额娘实在是不舍得啊……”宁华总是希望弘昼在京城的。 虽然宁华也知道,不经历风雨,不经历战场的男人称不得是真正的男人,可知道是一回事儿,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宁华有万般的不舍,不过,也知道,弘昼说的是真的,现在京城的局势太混乱了,确实还不如在西北。 毕竟,弘昼的身份在,哪怕年羮尧再强势,也不敢如何!! 因此,宁华便开始帮着弘昼收拾起包裹来了,另外还安排了一个家生子丫头九如和一小厮跟着去侍候。 那九如一向老实,以前跟在张姑姑身边,年纪也不大,才十六,宁华也和人家说实话,主要的任务,自然是侍候弘昼了。 当然了,倘若弘昼真不喜欢,那她帮着自己看牢些,照顾下弘昼的生活日常,等九如要出嫁了,她也绝对会安排一份好嫁妆给她的,或者她有看上铺子上的管事,或者庄子上的庄头的,她也会安排她嫁人。 不管是否成为弘昼的通房,反正不会委屈了她就是。 在弘昼和宁华说完要去西北的第五天,德妃的葬礼完全结束之后,弘昼便又再次出发了。 由于德妃的过世,东六宫的那些原先康熙留下的妃嫔们也纷纷搬入了慈宁宫还有寿康宫中,包括宜妃在内。 虽然如此,还是十分拥挤,四五个答应同住一个居室的太正常了。 然后再加上侍候的人,因此寿康宫和慈宁宫那叫一个热闹啊!! 像成嫔这样的,由于提早搬入,再加上有儿子,而且是嫔位的,自然可以一人单独居住一室,不过,成嫔也是感觉拥挤,毕竟还有侍候的人。 宁华看得出,成嫔是想出宫居住的,不过,要出宫那也得雍正答应,因此,找了个时间和刚当上皇后的乌拉那拉氏提了提。 应该说,德妃去世是真的有不对路的,因为原先李氏从说好的齐贵妃,到现在,只封了齐妃。 现在的李氏和历史上的毕竟有些不一样,她生的儿子可谓是最多的,三个,成活率最高,而且还有雍正唯一的女儿,虽然那个女儿过世了。 但按照清朝的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她封个贵妃,倒也确实正常,不过算太过份,毕竟,宋氏那样的生了两个女儿的,还封了嫔呢!! 那有三个儿子的成为贵妃,是不是很正常? 宁华关于这事,也和知微讨论过,知微是觉得,她皇四伯是为了弘晖的正统性,为了不让庶子生出不应该有的心思。 毕竟贵妃和妃的差别,不是一般二般的大,别看封号上只有一个字的差别。 可实际上,有些人走了一辈子,那也是妃到头,比方说康熙宫里,曾经叱咤风云几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