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最大的筹码是你七婶 (第2/2页)
便立即把三部的大权交给了老十三。 这就很看得出问题了。 倘若那时候和雍正说,死活非得把三部抓手里,或者到了最后,只能勉强抓得住两部,而且还会让雍正心里有想法。 他想让你管,和你想管,那完全是两回事。 现在咱把这一大块肥猪rou交了出去,一来,让雍正安了心,二来,也让弘盼等人降低些防备。 至于三来,十七是中立的,咱们收买不了,弘盼三人也收买不了。 而且咱要和人打交道,可是比弘盼等人方便多了。 怎么着,咱也是嫂子,他们呢? 平辈相处的方式和长辈晚辈相处的方式那完全是两样的!! 而且,宁华觉得,把吏部交出去,其实没啥,十六和十七都是完全的中立派,或者和弘暂弘晖还算有些同学之仪,可是和弘盼,那是正宗的叔侄了。 用吏部换粘秆处,其实挺划得来的。 没错,粘秆处现在的头头,真正是宁华,咳咳…… 本来雍正是打算交由弘盼来接手的。 宁华一听,那愿意,毕竟,本来她怎么着也担任粘秆处名誉校长,专职给粘秆处输送源源不断的新人手,再加上一些新人还算是她在管,除非是人家很熟悉粘秆处的运作,三年以上的老站了,才会交到十三手里。 现在,突然要由弘盼接手,宁华哪愿意。 雍正一有这意思,宁华便立即提出了三大理由来反驳。 第一,为人母,自然是为儿子考虑了,这粘秆处宁华在管的这部分,本来是弘昼的,自己交出去了,以后弘昼回来怎么办? 这朝堂上的哪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雍正听了点了点头。 第二,粘秆处大部分是由咱培养的,你是皇帝,贡献给你,咱自然愿意了,可那是咱的心血,咱的基业,咱也玩上手习惯了,现在孙子也没在身边,再没事情可做,哪天咱得老年痴呆了,谁负责? 雍正:弟妹没老年痴呆老让自己脑袋疼了,万一以后真老年痴呆了,你是和她计较呢还是不计较呢…… 第三:以前光是自己管的那部分,弘昼上手也用了段时间,那时候他还没差事,而且做事的时候还出了些差子,现在弘盼手里有差事,那需要多长时间? 而且生手怎么着也是咱熟手好不是? 退一万说了,你把粘秆处交弘盼手里你真放心,怎么着也是我这个弟妹更加让你放心吧? 虽然最后一句,宁华是没明着说,不过,雍正也不是傻的,自然听得懂了。 因此,便拍板,以后粘秆处便交由宁华全权打理。 宁华和老十三手下各有十个协理,雍正有招过十三手下的人问过,人家是压根对宁华管没意见,谁让人家本来就是老手呢,虽然是个女人,可自己会的有很多可还是人家教的呢? 更何况,当自己的头,你是愿意一个良师益友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新人年轻人兼贵族? 谁受得了外行人来领导内行人啊? 是个人都会挑,因此,那五个协理还表示,他们肯定会和宁华相处很融合,合作很愉快的。 雍正一听最大的问题也没有了,因此倒也不反对了。 因此,宁华可谓是对这个结果挺满意的,毕竟,十三在历史上会早死,那完全就是累死的,倘若放下身上的担子,好好调养,多活个几年,宁华是认为没啥问题。 弘墩也是。 人毕竟只有这么点精气神不是? 而弘历回到了西山,和熊正良商量的结果便是,要不要咱把培训的场所移到京城里。 一来,方便弘历上下班,二来,他有的时候也可以和淳王福晋商量商量。 虽然这事儿,他是从弘历哪儿听到了结果,不过,他也觉得,这事倒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 “和我七婶商量?不用吧?”弘历露出狐疑的样子,老实说,弘历对这个结果其实不太满意的,只不过,也没办法,皇阿玛都答应了。 “呵呵,你说不用便不用吧,弘历,你最大的筹码便是你有一个好七婶啊,别看你十七叔十六叔好像是中立的,不过,他们其实是你七婶帮的。” 熊正良排了大半天的棋子说道。 熊正良有个习惯,只要有事想不通或者有事要想了,便喜欢在棋盘上排棋子玩,等排完了,他便也知道答案了。 “啊?不会吧,怎么说?我可是听说上次去江南,十七叔和七婶闹得挺不愉快的呢。”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