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章 有危险!! (第1/2页)
嫂子被新进府的弟媳低人一等,管家权被收回,是人都心里不爽的。 要知道,以前由于弘墩身体不好,富察氏是全心全意照顾弘墩,哪怕后来弘墩身子好了,富察氏也是照顾着永暻,毕竟永暻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富察氏也不放心让别人照顾着他。 因此,弘皎的媳妇一直帮着十三福晋管着怡亲王府,属于怡亲王府背后的女主人。 可现在呢? 弘皎媳妇也是个高傲的,自从雍正下了旨之后,便立即把管家大权交了出来。 本来么,弘皎媳妇是把怡亲王府当成自己未来的府邸的,可现在,一切成了笑话了。 王府易主,自己的男人拼死拼活的,只是当个了郡王…… 这对她来说完全无法接受,可不能接受也只得接受。 因此,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自从弘皎回来后,她便一直和弘皎商量要搬出去住。 其实不是只有她接受不了,弘皎也是,可他是个男人,更何况,出征的时候,弘墩就和他有说过。 当今圣上是不会把铁帽子的位置给他的,所以他才会想去拼前程。 去西北,也是弘墩和老十三一开始便商定了的。 知道是一回事,可当要接受事实是另一回事。 因此,弘皎便和自家额娘商量搬出去。 总不能郡王和亲王住一起不是? 不是这个理啊!! 雍正也是拨了宅子刚给弘皎的。 你说圣上给的宅子不住对得起雍正么? 十三福晋年纪也大了,年纪大的人,最希望的便是儿女都在身边。 没了丈夫,没了长子,女儿又嫁往了蒙古,嫡次子一直在边关。现在又要搬出去,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本来十三福晋在经历了弘墩的丧事后,身体便一直是强撑着的。 因此。一听说弘皎要搬出去,整个人便病倒了。 弘晓自出生懂事后。老十三便是铁帽子了,他读书时便养在宫里,对雍正的感情那是不亚于弘历弘昼等人的。 由于自幼长在深宫,其实别说对弘墩弘皎了,哪怕是老十三两夫妻,感情也不怎么深。 因此,一听说弘皎要搬出去,然后额娘病倒了。便有些不高兴了,立即找上了弘皎。 兄弟俩,本来就是互相有意见了,感情又没啥的,能谈得拢那就奇怪了。 一个是自认为亲王,觉得自己已经用商量的态度了,而且你说你把额娘气病了,总是你的责任吧? 咱又不是不让你搬出去,只是让你晚搬出去一两年,你居然还不肯。还敢用兄长的样子教训咱,你凭什么啊? 你以前是有教过咱读书还是教过咱武艺啊?? 而弘皎则认为,自己搬出去是天经地义的事。圣上也认为此举可行。 更何况,额娘病倒了,咱也心疼,你做为儿子,不是应该去额娘哪儿尽孝,和自己来吵做什么? 更何况,不让自己搬出去,哪是为了孝顺额娘,或者兄弟情谊的? 那完全是为了他的名声!! 想到这里。弘皎的心情更加不好了,虽然他和妻子儿女还是住在府里。只不过需要搬走的已经搬走了。 本来弘皎对妻子把需要搬走的还是不认同,只要妻子把她的嫁妆还有带些换洗的衣服便行了。 额娘在这儿呢。咱逢年过节还是可以回来小住的,也给额娘一个适应的过程。 可自从和弘晓撕破脸皮之后,便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必要维持着那所谓的兄弟情了。 人家不介意不是? 在人家的心里,圣上才是他的亲人,至于自己,那就是狗屎!! 因此,弘皎只在十三福晋哪儿侍候,打算等十三福晋完全康复了,便搬走。 至于良辰吉日也不用择定了,离开的任何一天,都是良辰吉日!! 宁华是有听弘昼和弘历提起过弘皎两兄弟的事,本来么,做为七伯娘,她倒是挺想管管的。 不过,后来听了弘皎这么一提,便想想还是算了。 亲兄弟都不是啥呢,自己这个郡王太福晋更加不是东西了,自己上门找骂干嘛,人家可是铁帽子亲王。 除了圣上和皇后,人家就是最大的了,自己哪有这个资格教训人家啊。 连宁华都不愿意插手,别的宗室的人更加知道插不得手了。 这怡亲王府的这次事件中,水太深了,咱惹不起但咱躲得起。 皇后倒是把弘晓的嫡妻李佳氏叫进宫里来有问过几句,可惜,李佳氏完全以弘晓为主,人家也做不得主,而弘晓,那时候由于在上书房,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