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三章 沉眠于此雪团子 (第1/2页)
跑过去一看,好家伙六盏马灯有三盏倒在坑里,上面密密麻麻的糊了一层厚蟹,另外的则干脆被推着滚到了离坑好几米远的地方,灯油撒了一路,里面豆大的小火苗奄奄一息。 黄大山道, “这群小嘎牙子你们是要上天啊...先等会...话说这玩意是群居的么...蚂蚁才经常这么干吧...” 司空沉吟道, “没准人家就是觉得好看,想拖回去慢慢看呢...” 众人趁势又划拉了一批蛸夹子,比前几次加起来都多。 林愁乐呵呵的说道, “走了走了,回去开火做饭~” 冷涵挥挥手,一股水流从山涧里喷出,在半空中汇聚成四肢俱全的滑稽小人儿模样,踉踉跄跄的奔跑几步,猛地摔着跟头趴在众人升起的火堆上。 “呲~” 于是火堆熄灭了。 黄大山讶异道, “冷涵你的血脉能力又进阶了?” 让水流变化成固定的形状甚至还似模似样的跑了几步,这一切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血脉cao控的精确度要求已经非常高,黄大山作为厮混荒野见多识广的老油条当然能看得出来。 冷涵摇头道, “极密度金属用的多了,不知不觉连血脉能力的cao控都进步了一些。” 黄大山都惊了, “这样也行?” 血脉能力以血脉为根本,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理论上来说区别只是有些人能觉醒而有些人却不能,觉醒血脉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用着用着熟练度满格自动升级,而有的人却需要各种匪夷所思的“帮助”——比如某个靠吃巨量黄金才能进阶的倒霉鬼。 一个人血脉觉醒后出现的能力技能或单一或多种,可以互相辅佐的也不稀奇,可像冷涵这种直截了当“抢”过来的血脉并且还恰好能加持自己本身的,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啊不,准确的说是“金风”和“玉露”两种双生血脉,现在全在冷涵身上。 事实上自从冷涵得到着两种血脉能力之后,明光的进化者们差不多都已经忘记了原本冷中将的血脉能力到底是啥,毕竟控金能力cao控之下极密度金属幻化各种冷兵器的恐怖杀伤力有目共睹,早在上一次兽潮中就已经传遍明光。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这不算完,这种恐怖的血脉能力还能变成upbuff给另一种血脉增加挂机经验值——娘咧,还有人性吗?还有天理吗? 黄大山上上下下的划拉着自己满是腱子rou的身躯,好像什么东西找不见了似的。 司空疑惑道, “山爷,你这是干啥呢?” 山爷道, “找我的主角光环啊,我的光环肯定是被偷了!” 众人:“......” 回到燕回山后,大家谁都没了睡意,眼见林愁一头扎进厨房,这群家伙拿出几副牌, “一决高下?” “开战吧!” “怕你不成?” 这群家伙一致觉得输赢流通点太没意思了,而且显得太有针对性——司空抱紧自己的马灯,表示不想说话。 然后就在到底是“画王八”还是“贴纸条”的选项里进退两难,特别纠结。 黄大山拿出一沓纸唰唰几下切成条,说, “画什么画,这还有姑娘在呢画那啥过分了啊。” ... 对于明光人来说像是蟛蜞藤壶蛤蜊之类的小海鲜,绝大多数都是腌一腌就可以下酒了,毕竟活着就是糟醉嘛,明光对生腌、糟和醉这样的生猛吃法格外偏爱。 蛸夹子也就是厚蟹自然也属于可腌可醉的范畴之内,尤其蛸夹子较大的那只鳌在腌制或酒醉之后洁白似玉,格外鲜美,是很多人最钟爱的部位。 但林愁今天要做的不是糟醉生腌,而是螃蟹豆腐。 螃蟹豆腐的来历已不可察,据说是有千多年历史的。 大灾变前,北方故老相传螃蟹豆腐脱胎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时所立御宴上的“蝲蛄豆腐”,后来蝲蛄豆腐的主材料蝲蛄也就是东北黑螯虾愈发罕见,这才有了后来形似神也似的螃蟹豆腐。 各地区类似的说法和故事有很多,甚至还有拿得出文献记载的、拿得出雕像板画的等等。 至于究竟谁真谁假——爱谁谁呗,瞎cao心啥,又不耽误你吃饭。 洗沥干净的蛸夹子已经在林愁的手和大盆的搓洗与颠簸下晕头转向,几条腿儿轮番抽抽着。 蛸夹子长得越大越容易被蛇鸟等天敌啄食,抓回来的蛸夹子里差不多近九成都是青壮,体型小颜色淡,只有一成左右是超过两个拇指大。 蛸夹子不需要浸泡盐水吐沙,只要扭住它的尾部用巧劲儿一掀一扯,蟹心蟹胃等内脏就可以一条线全带出来。 掀开蟹壳,里面能看到洁白的、没有杂质的干净蟹rou,最中心处则是宛如咸蛋黄般颜色很深的蟹膏蟹黄。 相比于蛸夹子本身的大小来说,小小的壳里盛着的膏黄的量简直让人惊讶。 最后去掉蟹鳃,一只蛸夹子的处理就完成了。 当然,之后还有几大麻袋的蛸夹子等待林愁去搞定。 这可是个铁杵磨成针的功夫活儿,想要吃到鲜嫩且口感地道纯粹的螃蟹豆腐,这个步骤必不可少,林愁小时候每年这个节点对螃蟹豆腐都是“又爱又怕”。 吃到嘴里的瞬间是极好的,可在那之前——你要知道新媳妇不光能熬成婆,甚至还能熬成粥。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你当贯穿林某形单影只整个人生の巅峰手速闹着玩呢啊?! 大盆里的小山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一只只蛸夹子在林愁手里惨遭活骟、挖心掏肝以及分尸。 两个小时,林愁甩甩手, “都生疏了啊,好几年没弄了。” 在他面前是整整两大缸处理好的蛸夹子。 管系统要了大头木杵,就着缸将蛸夹子舂碎,直到看不见完整的蟹壳碎片,两大缸舂好的蛸夹子宛如一团颜色古怪的泥浆,并且散发着浓郁的咸腥味。 其实做到这一步,林愁的父亲大概会将一半的蛸夹子“泥浆”保存起来,佐以辅料进行发酵,很容易发酵的蟹汁在数日之后就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味调料,能吃小半年。 不过林愁之前已经给小馆做过不少诸如此类的“基建”,不必小气巴拉的做一半留一半。 大缸里的蟹汁很粘稠,汁水里面的颗粒感非常足,需要用多层纱布进行多次过滤才行,最后将剩下来的大团残渣用纱布包好,放在稍微倾斜的案板上像和面一样揉搓挤压,榨干最后一丝价值为止。 “滴答滴答” 从案板一角流下的蟹汁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林愁看了一眼, “还不到半缸呢...也不够啊...” 数百公斤重的蛸夹子最后只出了这么半缸,就这还特么是半成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