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讲 (第2/2页)
要画两份。哼,你说说你,是不是吃里爬外?” 蔡晓蝶总要找个借口数落江海,不用这个借口,也会用别的,江海对此早就习惯了。而且,最近蔡晓蝶与郝龙的辩论越来越吃力,她身边又没有多少可以询问的人,所以,她心情很不好,对不愿意帮她的江海早就看不顺眼了。 江海摸了摸鼻头,吃里爬外这个罪名江海却不敢认,他认真地解释道:“师姐,我现在就像是一个跷跷板,哪里有理我就往哪里晃。再说,大家都是朋友,讨论问题不用分派别吧?” “啪”地一下,蔡晓蝶又是一巴掌打在江海的脑瓜上,她对江海的比喻嗤之以鼻,说道:“你不要找那些理由,哼,你以为我非得要你帮我吗?你那点水平我会看得上吗?你不帮忙我也能找到人,这一回就让那个郝小蛇再得意一周,我下次肯定要他好看。” 为了表达对郝龙的鄙使,蔡晓蝶特意把郝龙的名字改成“郝小蛇”,把原本颇有气势的“龙”字,换成萌萌的“小蛇”二字,让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好笑,好像小孩子起外号一般。可怜郝龙一个身强体壮的大汉,竟然被蔡晓蝶如此戏弄。 小胖子宋琦听说这个名字,觉得那是对他师父的侮辱,他牙根一直痒痒,但是他实力不济,又不敢对蔡晓蝶发火,憋得脸都红了。 江海听了只觉得这名字有趣,蔡晓蝶虽然已经是大学生了,比江海还大一岁,但是她一举一动却还像是小孩子一样,有时会让人哭笑不得。 蔡晓蝶气鼓鼓地说完,才对江海说道:“好啦,这次就放过你。对了,我爷爷说让你忙完之后去书房找他,你现在快点过去吧。” 江海一听蔡新河老人找自己,顿时跳起来,问道:“是老师找我?蔡师姐,你怎么不早说啊!”江海刚说完,便如同屁股上着了火一般,“咚咚咚”,急匆匆地跑向二楼。 蔡晓蝶看着江海的背影,又瞪大眼睛,骂了一句:“死江海,本xiǎojiě通知他,不仅不感恩戴德,竟然还敢抱怨,看我下次不敲烂你的脑袋。哼!” 江海不知道因为他着急见到蔡新河老人,又让蔡晓蝶找到一个对他施暴的借口。他来到二楼,便像以前一样,也不敲门,他整了整衣服,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 不一会,蔡新河老人便说道:“进来吧!” 江海进了书房,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师!” 蔡新河老人放下手中的书本,对江海说道:“小海,这段时间你进步的很快,感觉怎样?” 自从蔡新河老人开始讲课以来,江海几乎日日有所进益,感觉更是好得不得了,他说道:“我一直在认真学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受益良多。” 蔡新河老人点点头,对这个徒弟,他非常满意,只是有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他提点一二,他说道:“单就天分上来说,你不比你大师兄差。只是,你太急躁,习武学医,都有些急于求成了。修行不是一两天的事,你还要有点耐心才行。” 江海低头思索几秒种,然后说道:“老师,我学得快也不行吗?”他并不觉得自己学得快有什么错,更何况他还是异能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消化都不同于常人,他很希望蔡新河老人不要把他当做普通弟子看待。 蔡新河老人听到江海的话顿时大笑,说道:“哈哈,学得快固然是好事,努力也是好事,这是你的天分,但是不要把这好事变成了坏事。你可曾读过?” 江海点点头,说道:“,我读过!” 蔡新河老人对江海的天分知之甚深,他听江海说读过,当即笑着问道:“倒背如流?” 江海记下的篇章,哪一篇不是倒背如流呢,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江海当即点头,说道:“是,倒背如流!” “你比葛洪如何?”蔡新河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江海略思片刻,还没有想好dáàn,蔡新河老人便继续说道:“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以你的天分,必然三两遍便能把倒背如流,但你比葛洪如何?” 江海尴尬的摸了摸鼻头,他虽然是绝顶天才,但是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比起流传千古的葛洪,他这个小小的高中生是远远不如的。江海在心底默默叹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老师,我不如葛洪!” 蔡新河老人教徒弟一向不靠填鸭式教学,他很擅长给徒弟以启发,他继续道:“那你哪里不如葛洪?” 蔡新河老人问得认真,江海也答得认真,他说道:“葛洪仙翁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我只是背下,并没有身体力行。” 蔡新河老人十分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是啊,知行合一,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可是要做到,很难很难。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人,无非就是用书中的道理来指导生活,然后用生**会的道理去读书。你要有点耐心,把道理吃透了才行!” 江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对此体会并不深刻,但是他听得出来,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于是,他问道:“老师,我也要读万遍吗?” 蔡新河老人又笑了起来,说道:“愚钝,所谓万遍不过是个约数,葛洪当年也未必真就读了万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能从书中读出新东西,你就继续读,何必拘泥于一遍还是万遍?” 江海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头,过了一会,他又问道:“老师,那我怎么知道我能不能从书中读出新东西呢?” 蔡新河老人说道:“不用刻意强求,等你读到了一定程度,你自然就知道了。” 江海点点头,看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在“新”这个字上下功夫了,他说道:“是,老师!” 把急躁的问题讲清楚之后,蔡新河老人继续说道:“这段时间你一直进行基本功的练习,虽然离基本功过硬还有很大的差距,大体上却还过得去。今后你无论练武还是学医,都要时时谨记‘意在先’的道理,要由内而外,别用拙力。” 蔡新河老人今天讲课的内容,便多次说明了这个道理,现在有特意把江海单独叫来,重新说一遍,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江海本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现在听到蔡新河老人的叮嘱,更是明白了‘意在先’的重要性,他自然不会再放过。 蔡新河老人见江海的状态,便知他已经听进去了,于是也不再多说‘意在先’如何重要,只说道:“太极拳是内家功夫,那些哲学虽然读起来像是虚无缥缈,但是却是修炼内家功夫最重要的心法。你若是能够在这心法上多下功夫,定然比在外功上下功夫修炼的好。” 说完这些,蔡新河老人又说道:“当然,外功还是要练,太极拳可以弱胜强,但绝不是要你一点力气都没有,只是要你内外兼修,重点在内。比如练习太极十三势,就要细细的体会其中一点一滴细微的道理,这才叫练武。” 听了蔡新河老人这一番颇有针对性的教诲,江海顿时明白以后的修行方向,他喜笑颜开,朝蔡新河老人鞠躬拜了一拜,说道:“是,老师!” 回去之后,江海重新制定了计划。他不再拘泥于修行的速度多快,不再为积累真气而沾沾自喜,也不再计较每天要背下多少文章,而是在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中细细体会,细细琢磨。其中收获,不足为外人道也。 笔下读,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