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进击小高考 (第2/2页)
裨益。 江海的小高考kǎoshì是和高二的学生一起的,而考场则是统一安排到附近的一所二流高中里,比唐宋高中好些,比徐中却差了不少。 这所学校距离唐宋高中不远,因此住宿依旧在唐宋高中,他们早上从学校出发,提前到学校准备kǎoshì。 高三需要补考的同学不少,单独乘坐一辆车过去,江海便坐在那辆车上。这辆车上的同学基本都是差生,偶尔会有几个严重偏科的中等生。 江海本就在唐宋高中鹤立鸡群,在这群学生里更是一枝独秀。他仿佛一颗明亮的星星,让坐他周边的那几位同学都有些坐立不安,一路上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不少。平时这帮差生聚在一起免不了吹吹牛,现在也偃旗息鼓了,因为江海坐在这里,他们连吹牛的资本都没有了。 一路十分平静,到了考场,江海默默的等待着kǎoshì的开始。但是周围几名唐宋高中的学生却把他认了出来,对他指指点点的。江海觉得奇怪,问旁边的那位男同学,说道:“同学,你们都在看什么啊,感觉奇奇怪怪的?” 那位同学有些紧张,或者说有些激动,他说道:“你是江海啊,那个高三的学神,你是我的偶像。” 江海摸了摸鼻头,偶像,这个称呼他还是第一次听,这难道不是称呼那些明星才会用到的词语么,怎么会用在他的身上?江海摇摇头,说道:“同学,你要说的是榜样吧!而且我现在还要进行小高考的补考,学神这个称呼也算不上吧!” 那位同学显然是江海的小粉丝一枚,他说道:“我们都知道你的事迹。以前你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才没有考好的,只要多花一点时间,你一定能考很好。而且你会画画,物理竞赛还拿了一等奖,你不是学神那谁是?而且,你确实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学习的目标。” 旁边的同学也纷纷说道:“是啊是啊,听说你还会武术,现在武术小组的那些人都不是你的对手。” “你的画卖了好多钱,你可是咱们学校的大土豪。” “而且你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mànhuà小组那些mànhuà画得真好!” “还有这些小组,是你最先弄出来的,咱们学校成绩提高,你功劳最大。单就这一点,你就是我们的偶像,就是独一无二的学神。” …… 也有不是唐宋高中的学生,纷纷询问江海的事迹,有的对江海表示赞叹,赞叹他有智慧,且敢作敢为。 有的却非常鄙视,心想,“既然都是学神了,怎么还会参加小高考的补考?这学神是假的吧!何况,他也不过是三流高中的学生罢了,即使被称为学神,也不过是个三流的学神。”不过他们即使心里鄙视,也不会说出来。大家都是考生,何必说出来得罪人呢? 江海被这些低他一届的同学夸得有点脸红,曾几何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现在他竟然成了许多同学的榜样,这让他倍感压力。 江海摸了摸鼻头,说道:“你们这么说,我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大家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前走,总能走到想去的地方的。只要坚持到底,只要不放弃。” 江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不明白他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别人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他身边的那位考生,把这句话当成了至理名言,牢记在心,一辈子都在认真执行,竟因此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kǎoshì顺利的进行着,小高考各门kǎoshì的基础题都在70分左右,考生只要弄会这些,想要过关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近年来,“小高考”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得a难度有不断加大趋势,kǎoshì题目也越来越灵活,让考场内外哀嚎不已。 今年的物理、生物和政治三门课都偏难,试卷部分题目在模拟卷中难觅踪影,让考生比较难上手。江海不用考物理,生物和历史是他最用心准备的科目,因此做起生物题目也算是得心应手,面对实验的细节部分,也能通过异能分析一二,解答出来。 而地理题目相对简单,自然难不倒江海,因此,kǎoshì中让江海留下最深印象的,反而是他平时很少关注的政治题目。 这次的政治kǎoshì,不仅题目量特别大,而且kǎoshì题目极其灵活。这场kǎoshì着重考查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好多题目都是新的。 比如41题涉及的背景材料是校园贷,43题是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态度的转变等,均未在模拟卷中出现过。尤其是校园贷那一题,江海亲身经历,对其中关节比普通学生了解深刻很多。 面对这样的试卷,若师生复习迎考仅沉浸于刷题、考前猜题押宝,而不注重学习能力提升和解题答题能力训练,则会出现应试困难。只有一些平时基础好,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强的考生才可能有机会得a,这也是教育部门近些年小高考出题的导向。 这两天,江海专心kǎoshì,有时也会和同一考场里的同学聊聊天,听他们抱怨抱怨kǎoshì的难度,过得也算充足。 江海考完了试,表现的非常轻松,他丝毫没有高二学生们对小高考的抱怨情绪,一看便知考得很不错。他的这种轻松的表现被有心人关注,并对他的小高考复习资料有了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之后,那些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江海用的资料比他们更好。 当天下午,江海在各个小组的要求下,将小高考的学习资料收拾整理完毕,连带着苏静怡拷贝给他的那些学习资料,通通分门别类的送给了各个小组,作为参考。 这些资料对高二、高三的同学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对高一的新生却大有裨益,整理资料的任务自然交到他们的头上。高一的学生和老师们获得了这份资料,如获至宝,如饥似渴的从中汲取营养,为下一次的kǎoshì做好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