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四章 悲伤往事 (第1/2页)
第两百五十四章悲伤往事 得到了傅和的指点,江海提着的心放松了许多,拨通了蔡新河老人的电话号码。接通之后,江海先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番汇报。 蔡新河老人听到江海突破到地阶后期境界的时候,神色变得很奇怪,他说道:“又突破了啊,还领悟了佛门神通,开启了天眼,你这进步得可真快啊。再提升一点,我这把老骨头可就教不动你喽。” 江海摸了摸鼻头,笑着说道:“我进步快,也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啊。” 蔡新河老人听了江海的夸奖很开心,倒不是因为他要居功,只是因为蔡谷一门,虽没有天阶高手坐镇,但能有傅和和江海两位徒弟,已经不弱于那些大门派。这的确值得自豪。他说道:“小海,你不用给我戴高帽子,你们这些师兄弟,我教你教的是最少的,你能有今天这些收获,主要是你的天分高,又肯努力。如今你已突破,要多花一些时间巩固修为,不要冒进,多读书,多体悟,把心思沉静下来。” “老师,我知道了。”江海恭敬的回答,然后才说起永德小和尚要学九转神针的事,他说,“老师,他们并没有强求,只是询问一番,我要不要答应他们啊?”他并没有提玄空大师赠予他大还丹的事,因为,他不想让蔡新河老人帮他背负这份人。 无论是玄空大师,还是蔡新河老人,都对他很好,他怎么能够再为了自己的事,一直麻烦两位呢。若是不行,他可以从别的地方补偿玄空大师和卧龙山。 蔡新河老人稍作犹豫,问道:“你说的这事,大师知不知道?”能被他称作为大师的,也只有玄空大师了。 江海立即回答道:“大师不知道。我前几天因为突破睡了好几天,大师在我醒来之前闭关了。” 蔡新河老人说道:“既然有人要学,你教吧,只要所学之人本纯良,便无碍。现在时代变了,不讲敝帚自珍那一了,我倒是希望有人能把这九转神针练到极致,再现我蔡谷先人的风采。”他一向心宽,连左一舟那个不学医术的武夫要学九转神针,他都教了,玄空大师弟子相求,他又怎能拒绝。 江海听到蔡新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当即谢道:“多谢老师,这可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 蔡新河老人笑骂道:“你啊你,就会说胡话。传道授艺,应当常怀诚心,毕竟我们所学,都是先辈们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故而,你在传艺之时,万不可马虎大意,要确保所学之人不偏不离才行。还有,那永德小和尚既然学了我蔡谷绝学,那也算半个蔡谷门人,待他学艺有所成,你带他来蔡谷一趟。我要检查你学得怎样,教得怎样!” 蔡新河老人说这些,只是找了个借口。他听闻永德小和尚言行举止,感到颇为特别,便想要一见罢了。 江海立即保证道:“老师,我保证会好好教的,只是永德年纪还小,又不曾学医,我担心他未必能领会到其中的精义。” 蔡新河老人笑道:“他缺什么,你就教什么就是。既然算是半个蔡谷门人,但教无妨。而且,传艺也是一种学习之法,其中滋味,你亲体会便知。若是有不解之处,等玄空大师出了关,也可以去问他,他会为你解惑的。” 江海摸了摸鼻头,因为他自己练武时走得并不是正道,也并未认真对待教徒弟这种事,因此对于传艺,他所知甚少。他说道:“老师,我会认真体会的。不过,大师又没有学过九转神针,若是其中又问题,向大师请教,不合适吧!” “谁说大师不会,他只是不说、不传罢了。”蔡新河老人言又止,“这是一件往事了。当年我曾与大师偶遇,因志同道合,相约一起闯dàng)江湖。那时世道还很乱,大师与我也只是普通角色,过得子朝不保夕,被别国的高手追杀时,我二人躲躲藏藏,狼狈地如同丧家之犬。” 蔡新河老人说起往事,并未因为当年的不堪而有所避讳,他说得清清淡淡,但是字里行间却显示出尸横遍野、血横飞的惨烈场景,想来,那定然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后来我二人走到绝境,几乎没有生还可能,我们便把绝技互传,相约谁能活着出去,便帮对方收个徒弟,把这绝技传下去。” 蔡新河老人几乎没有提过这段往事,故而连傅和也只是知道他和玄空大师有旧,并不知缘由。今,蔡新河老人听闻江海功力大进,心里着实高兴,又说起九转神针这一关节,他便把那段淹没在时光中已久的往事,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江海已经猜出来,蔡新河老人定然在那时把九转神针传给了玄空大师,最后两人都活着出来,便都没有传对方绝学,甚至都没有提起。 蔡新河老人说道:“唉,也许是因为命不该绝,刚巧有一名武者路过,名叫李恩明,是大师和我的恩人。恩公当时的功力,大概与你现在的水平想当,在当时比大师和我都要高很多。恩公得知我俩受困,见义勇为,助我俩突出重围,以至于重获新生。” “李恩明!”江海记下了这个名字,又问道,“老师,这人是谁,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过他。” “唉!”蔡新河老人突然长叹一口气,“这是另一段往事了。恩公天纵英才,在当时,也是天阶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在那混乱的世道下,国家积弱,百姓又岂能独安?恩公妻子怀孕时,被人偷袭,在她背后印了一记寒的掌法,生机将绝。他们来找到我,我没能保住恩公的妻子,只救了他们的孩子,而那孩子,也落得一寒疾。” 听到这里,江海已经把所有事串联起来了,他在心里暗自盘算着,“李恩明,寒疾,这应该和丫头有关系,丫头的母亲叫李兰慧,她便是死于寒疾。唉,想来,李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