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6章 恩义 (第2/2页)
局面,岂能轻易指责某个地方权臣造反,这是在给自己招揽更多的敌人对手。 朝廷可以两头作战,却没办法三头四头作战。 有那么多兵马,也没那么多粮草供应。 征发民夫,又是民怨沸腾。 尤其是,眼下正是春耕时节。 征发民夫,必然会影响今年的春耕,进而影响今年的秋收。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起着连锁反应。 从未有过单独存在的事情。 所以…… 即便石温的举动,严重点说就是造反,朝堂上也得缄默,不许吐出‘造反’两个字。 朝廷不需要更多的敌人。 “给石温去信,让他上自辩折子,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官员领命退下。 私下里,皇帝萧成文又吩咐金吾卫前往豫州,调查石温。 “燕云歌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让他铤而走险,不顾朝廷命令,将朕的三令五申丢在一边。” 他气得双眼发红。 “咳咳咳……” 突然发出了咳嗽声。 费公公瞬间一颗心就提了起来。 吓了个半死。 咳嗽…… 让他想起了多年前,陛下身体还没养好的那些日子。 那个时候,陛下常伴咳嗽。 “陛下?” 他忧心忡忡,心惊胆战。 陛下不会是犯了老毛病吧。 “老奴这就派人请太医。” “不用请太医。” 皇帝萧成文拼命的止住咳嗽,连连摆手。 “朕没事!一时急怒攻心,才会如此。朕这病,需要修身养性,切忌动怒。今儿,朕破了戒,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怒,才会引起咳嗽。以后不会了。” 费公公依旧不放心,“陛下真的没事吗?还是让太医看一看吧!” 皇帝萧成文依旧摇头拒绝,“眼下这个局面,朕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前方战事,影响着朝廷人心。先不忙,将眼下的事情处理了再说。” “那些个老臣子,真不是东西。这个时候闹起来,让陛下召回三位郡王,这不是添乱嘛。要不让金吾卫敲打敲打他们。” “荒唐!金吾卫一动,朕就真的成了忘恩负义之人,落人口实。届时,朝臣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犯嘀咕。甚至还有人误以为朕要赶尽杀绝,对三位郡王下毒手。” 费公公急得不行,“那怎么办?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那帮老臣子瞎闹腾添乱?” “朕自有主张。朝臣御史都不是摆设,老臣子闹腾,自有人对付他们。” 目前要紧的是,燕云歌到底准备了多少招数? 她为了翻盘,还真是无所不用。 是的! 燕云歌是真的无所不用。 她甚至通过种种关系人脉,种种线索,惊动陶太后。 陶太后派人请皇帝萧成文过去说话。 在这个关键时刻,似乎不是什么好预兆。 母子见面,一番寒暄。 陶太后不由得感慨起来,“本宫昨儿到御花园散心,走了几步路就有些气喘。本宫这才意识到,本宫是真的老了,很快连路都走不动。最近尝尝想起你兄弟,到现在都不得安葬,真是可怜。妻儿都不在身边,每年祭祀总是缺了点什么。” 皇帝萧成文抿着唇,目光平静,“母后到底想说什么?” 陶太后面色凄苦,“你兄弟苦啊!他做皇帝几年,没有过个一天安稳日子。朝堂上的动静,本宫听说了。有些话本宫不方便说,但是本宫希望皇帝能召回三个孩子,他们都是你的亲侄儿,是皇室后裔,何至于在穷山恶水吃苦。” 说完,她拿着手绢擦擦眼角,心情格外低落。 “母后希望朕召回三个侄儿?” 陶太后眼巴巴地看着他,“本宫知道你心中有担忧。本宫保证,本宫活着一天,就不许那三个孩子乱来。” 皇帝萧成文低头嗤笑一声。 片刻之后,他抬头问道:“如果朕不同意,母后要如何?” “你为何不同意?你已经坐稳了皇位,朝堂上下关键位置全都是你的人。你的三个侄儿,对你没有任何威胁。” 陶太后显得很急切。 “本宫已经老了,快要走不动路,也没几年好活。最大的愿望,无非就是含饴弄孙,儿孙绕膝。你可否满足本宫这个愿望。他日本宫离世,也能含笑九泉,去寻你父皇。” 皇帝萧成文脸色瞬间一沉,“母后言下之意,若是朕不同意召回三个侄儿,母后就会死不瞑目吗?母后用生死大事威胁朕,朕倒是要问问,母后安的什么心?” ------题外话------ 回程途中,行程很赶。手机码字,手指头已经不是自己的。 第一章奉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