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 建康见闻(4) (第1/2页)
福运小农女正文卷第三百九十六章建康见闻又过了一日,时间来到了赵玉抵达建康郡的第三天。 袁氏一大早起来没有做饭,而是去街上买好了早点。 建康郡比夜庭郡繁华,早点小吃更是数不胜数。 特意留在厨房灶台一份,她自己则拎着自己的一份去上工。 等赵玉睁眼,时间已经到了巳时初。 外边的太阳高挂天边,暖烘烘的烤的人格外懒散。 呼 昨天一天干了太多活,以至于她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 “唔,看来干活要循序渐进,不能像昨天一样,太鲁莽了,”几乎是她一个人搞完了全部。 这放在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孩童身上,可是大大的不行。 赵玉已经决定,从今天开始她也不着急了,先慢悠悠的将余下房间里的书籍等有用物件收起来,随后再去外边牙行雇人,一次性将余下的东西都处理掉。 这样,不仅给她娘省了事,还能让她腾出更多时间搞铺子。 对了,等过两天宋典来了,她也该给这人安排活计,赵玉一边琢磨着,出了门直奔厨房。 取出她娘放在灶台里的包子烧饼,就着一旁的酱菜、温水,通通吃了下去。 吃饱喝足,赵玉转身干起了和昨日一样的活。 当然,这次不多干,只收拾一个房间即可。 有了暂定目标的赵玉开始在前院忙碌起来。 直到她将屋子都收拾好,书籍也都拿出来处理完事后,时间来到了晌午。 抬头看了看天,该吃午饭了。 这一会,赵玉没有了在家里凑合的念头。 都来第三天了,怎么着她也要出去瞧瞧。 袁氏知道家里关不住她,早就给她留了备用钥匙。 吧嗒—— 将大门用铜锁锁好,赵玉怀里揣着单准备的碎银,朝着前头的巷子口走去。 巷子口的人家很多,赵玉出门时又处于晌午,家家户户都忙着吃饭,大门敞开,还能看到院子,以至于她的耳边满是熙熙攘攘的喧闹声。 “娘,我要吃香庭轩的糕点,要买要买” “爹爹,带我去南街逛逛吧,去吧去吧” “我不管,我就要吃福满楼新出的烧鸡,可好吃了” 孩童清脆的叫喊声让赵玉发笑的同时也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 建康郡比夜庭郡更加繁华,良好的经济给普通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居住在这里的人看着也比夜庭郡更有精气神。 巷子很窄,幽长深邃,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砖,两侧也收拾的整洁干净。 偶尔,她身边也会跑过一两个玩闹的孩童,同时身后伴随着家长无奈的咆哮。 赵玉看着,听着,瞧着,只觉得自己的心境前所未有的平静。 从上哇村逃难出来时,赵玉不算明白,只知道北面要乱了,他们一定要逃出来才行。 一路前行,最后来到草甸村生活时,赵玉懵懂,只因为家里选择这里。 后面再去青平县发展时,盖因为她奶动起了,她则顺水推舟。 后面,在夜庭郡发展铺子,赵玉以为自己找到了目标。 直到眼下她来了建康郡,走过这条狭窄的巷子,望着身旁的人间烟火,她好像才懂了一些。 似乎,她追随的,并非是那些巨大收益,而是身后背后带来的一种安心感。 就如同这建康郡,来了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 哪怕赵玉并没有真正的逛过这座国都,了解过其中内在。 但,这条狭小的巷子,却给了她某种诠释。 怪不得,所有人,无论东西南北,都一窝蜂的向荆州靠拢,像南面靠拢。 安宁,平和,踏实……这是这座城给她带来的感受。 很奇怪,不过只是短短一小段路,却清晰又明确。 这里的人,无论是无忧无虑的孩童,还是为生活奔波的大人,身上充满的,都是朝气与生机,而非那种紧绷与防备。 呼 赵玉走出巷子,站在出口处向后看去,嘴角溢出笑容,这样的感觉,真的不错。 心里有了这样那样的感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玉充分的体会到了这座城的不同。 无论是街边商贩,还是来往行人,亦或者巡街衙役,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活力,是那种让人看了就会忍不住加入其中。 没有克制自己,赵玉买了些建康郡的“特产”。 据传都是那位发明的,几乎涉及整个衣食住行。 甚至在赵玉购买时,还会被卖家推荐去朝廷的店铺,理由是那边的货物更加全面。 “那里什么都卖吗?” 赵玉好奇,只觉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