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八章 新蘑菇酱,新的财源 (第1/2页)
这几天,雨带似乎又移回这一带了。连着两夜里都下了雨。 或许是天气条件很适合蘑菇萌发,这才一早上,就陆续有人送了蘑菇来。 封去顾不上这些。只让杨琨带着新请来的人,还临时请了些乡亲过来帮忙。 这边收蘑菇很忙,封也没闲着。他白天都在做调味料的‘味引’。 这天调味料还在熬着,封却出来了。 两辆轿车驶上宅子前的地坪。 车上分别下来了阳文和宋骅。 阳文见这边忙着收蘑菇,地坪上停着三轮摩托车还有小货车。 就跟封笑着说:“没想到你忙着,是我们来得不巧?” “哪里的话。这段时间雨水多,气温也适合,蘑菇发得多了,我们就收一些。” 阳文问:“这是要收了做蘑菇酱的吧。” “合适就做蘑菇酱。也可以用作调味酱的原材料。” “哈哈,那感情好……做出什么新口味,记得给我留一些。” 封笑说:“那肯定忘不了。”又对宋骅说。“宋总,我们先去喝杯茶。等会去车间还有仓库参观一下。” 宋骅说:“客随主便。” 阳文笑着说:“早听说你家好茶不少,今天就借老宋的光了。” “我这能有什么好茶?”封笑着引路。 进二进,阳文抽了抽鼻子:“这是家里在做什么菜,还是工厂那边传出来的香味?” “家里做一些东西。也不是做菜。” 阳、宋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封家。 刚进了客厅,就发现客厅的内饰跟室内装饰,跟宅子外观很不搭。 从外边看着,这应该一幢乡村里寻常四合院。就是面积大一点。 进了客厅,却发现颇有点像是文化人精心布置的家居。 正对门口,是一对屏风,看着竟然像是花梨木的。 绕过屏风,就是一套红木沙发,看着像是有点年头了。样式也相当古朴。 在里面两个墙角,矮几上摆了一米多高的红色龙凤大罐。 两个大罐之间,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奔马图国画。足有一丈宽,三尺多高。 不用看是不是名家所作。阳文跟宋骅文艺细胞都不怎么活跃,一眼看着,就觉得是实力派作品。 而且是画技卓越的画师才可能画出这样的好画。 仔细看了,却没有题词,也没有落款。 却不知道是那位大师所作。 两侧墙面,都依着一副红木博古架。 上边摆着一些瓷器。有些看着是很新的,光彩夺目。也有一些看着釉光暗淡,似乎是古董。 阳文走到博古架前看了一会,回头问封:“这些看着不是工艺品吧。” 封一遍泡茶一边说:“就是工艺品。光釉的,都是前不久从窑厂买回来的。 “还有那些看着像是老物件的,倒是看到喜欢买回来的。说是古玩,我也不懂那些,不知道是不是真。” “我对这个……是七窍通了六窍……老宋你怎么看?” “我也不懂文玩。不过这块玉壁……”宋骅指着博古架第三层一面,直径十超过二十公分的白玉壁。“我看着这包浆,不像是做出来。” 阳文笑着说:“原来你对玉器在行?” “什么在行。就是在一个长辈那里见过一些老物件玉器。听着了几节课,听得多了,也有了一些印象。” 宋骅回头看封:“这样的大件玉器,不好盘。这个玉璧看着像是羊脂玉?还是西伯利亚玉?” 封放下茶壶,说:“听说是羊脂玉的。” “我看着也像。”在宋骅心里,封的分量又重了一些。 一面极可能是老物件的羊脂玉,就这么打猎类摆在客厅,到底是自信不会有意外,还是压根没放心上? 不管封是怎么个心理,都说明封家的底子,其实很厚。 封招呼他们喝茶。 要说好茶,他也就那么几种。这会泡的是大红袍。 那东西虽然少,可也已经可以在系统买到。积分也不算太贵。 阳文嚷着要喝好茶,喝到嘴了却也没喝出个味来。 喝一壶茶,他就提议去参观一下封的工厂 封看了一下茶壶,里面的茶叶还没真正泡出味呢…… 不过他讲茶水都控了出来,起身说:“我带你们去。” 他也确实没多少空闲。厨房里,还熬着东西呢。 封的工厂,也没有打什么课参观的。调味料依然需要熬煮,只不过熬出来汤水,需要搅拌一些淀粉。 封用的不是玉米粉,而是几种粮食混合的粉末。 哥各个工序封也没有隐藏。反正拿出来的原料都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