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故国_卷尾语:昔年往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尾语:昔年往生 (第3/5页)

黛黛学姐出国了,在兰斯读中古史。

    其实双学位还是挺流行的,好多学生在国内读研又到国外注册,两边一起读,或者读完国内再拿读国外学位,世界史有它专业特殊性,因为很多一手史料需要去到海外查找,所以研究生期间能出去找资料的学生都尽量出去搜集史料了。

    记得有次,我在西门超市拎了箱牛奶返回东区宿舍,路上遇见黛黛学姐返回研究生公寓,她有辆自行车,帮我载着牛奶到了宿舍楼下,一路上我俩欢声笑语,超级开心。

    再后来,读研的时候我在巴黎交换,还在法国见到了黛黛姐。

    我儿时的朋友们,继续读书的也都相继去到理想院校,小琪保到厦大,阳子去到澳科大,小涵、大鹅还有小红旗他们去到日本留学,小天去了浙大,pia保到大工,老宫去到卡耐基梅隆,小珂从京都大学毕业,蜗蜗应该算是常青藤吧记得他说过他学校在美帝排名二三十位......

    在武大读书的时候,我们住在难以描述的弘博公寓,就是跟曾经上过热搜的三环公寓齐名。妈呀,进去楼道天花板上都是巨大蜘蛛网,那么硕大的蜘蛛,我可能只在倚天屠龙记里看到过,就是苏有朋剧版里。

    研一入学的时候,宿舍是插着分配,我被分在了三个研三学姐的房间,她们是学图书管理的,三个jiejie们人都很好,其中有位长得特别美丽。

    刚住入宿舍,就被学姐们科普珞珈山周围夜深人静犄角旮旯里有多恐怖,所以从那以后,我几乎不敢夜里一个人从图书馆回到宿舍。

    武大文理学部的图书馆距离弘博公寓步行需要二十五分钟朝上并且有小路尤其是从汉林东路尾段到武大附小前面那附近妈呀黑灯瞎火的,而且经过天桥下面到公寓前面巷子里黑灯瞎火。

    我的天啊,所以之后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和图书馆常常泡馆的朋友们约着一起返回公寓。

    没想到也因为此,结成了泡馆情谊,再加上我们班氛围特别和睦,大家感情很好。

    研二的时候,学姐们毕业,我搬出了那个宿舍,搬到我们班同学也是研究生期间好朋友们的宿舍,因为她俩分在同个宿舍而其中有个学姐毕业了,正好腾出一个床铺帮我一起搬了进去。

    和好朋友们在一起我很开心。

    那个时候我们还会一起帮班里朋友庆生,我们班级聚会,感情真的超好。

    哦对了,我从一开始就当了班级学习委员,因为本科有了经验嘛。后来也是因为学委工作得到大家认可,班级评选我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日常读书挺忙的,我们经常是在图书馆从早到晚。

    读研跟本科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真的发觉,阅读量、口才跟知识储备是具有相当差异的。

    我刚读研时候还挺担心自己成绩垫底来着,因为感觉每个人都好优秀。再后来发觉自己成绩在班级前三,我还挺惊讶,因为我是学委,就是评优的时候大家都需要用到成绩,所以教务老师那里给了班里的成绩情况,我们绩点其实很接近,就几乎是零点零几的差异,所以大家其实都挺优秀的。

    我的同门学术功底很强,本身也是武大本科直升,人美心善。她喜欢蓝色,特别有气场,我们每次见她拎着公文包,都觉得她就好像大学老师,以及她有时候拎着包走在学院还会被低年级学弟学妹们误认为是老师。

    研一下学期,认识了一位宝藏学姐,她从浙大短暂返回武大访学,正在申请巴黎高校深造,也是法国史方向的jiejie。好吧,现场给她起个昵称小叶jiejie好啦。因为平时我们学生之间大都互称名字后俩字,本科跟研究生大家好像都是这样。

    第一次见她,是在导师给研究生开的法国史讨论课上,笑起来好好看。

    再然后有次泡馆,从图书馆出来碰见小jiejie走向图书馆,完了我跟她打招呼,她才反应过来,然后就这样我们真正相识了。小叶jiejie特别温柔善良而且乐于助人,性格超级好特别体贴人。

    后来,小叶jiejie跟我说,熊老师的学生都是越长越像导师。

    熊门很欢乐,导师集美丽、智慧、优雅、认真、可爱与严厉于一身。

    导师平日里宽和,对待学术非常严谨,对待学生跟教学都非常负责任。

    老师每次都自掏腰包请我们聚餐,布置学术会场时还会给我们些许场务费,人超级好。

    武大好多讲座,妈呀听不完都,除了珞珈山学术那些,各个学院也还经常组织学术交流。中国史那边讲座更多,我还跟着中国史班的同学一起蹭过好几个讲座。然后世界史这边,嗯嗯嗯印象最深的就是复旦与武大世界史学术联谊会,当时学院邀请了好多位复旦世界史学的老师们来讲课,其中有位宗教史老师,我在华师的直系同门师妹保到了他那边读书。

    师妹大四保研后,我在武汉,她还曾经来找过我,我们一起吃饭,她执意请我,我执意请她,最终她还是没有扭过我。

    还有我本科直系同门师兄,我研一的时候他研二之前申的是香港那边大学的两年制研究生,他实习完之后在赶招聘,还曾来过武汉参加深圳举办的教师招聘会,我们也一起吃饭,师兄也执意请我,我执意请他,最后他还是没有扭过我。

    哈哈哈......算是尽地主之谊吧,虽然我并不是武汉人,但是毕竟我在武汉上学嘛。

    那个时候,随身会带钱包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我还带着钱包可是里面通常没有多少零钱了。后来我发觉流浪汉还是挺多,难免遇到,于是索性就把一些一两元的硬币纸币放在书包侧兜里,这样方便给。

    武大汉林东路那个小出口,时不时会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出来摆摊,每次我看到她都想买点啥帮助她,可是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我需要的。然后我想,也许老奶奶就是附近住户,平日里习惯自己做点东西进点东西拿出来卖。

    有时候,武大附小旁边那个小出口,会有农民老伯蹲着卖水果,其实读大学以来我一般都在水果店买东西,但是每次看到小商小贩不容易,总还是会愿意去帮助他们。

    有次一个老爷爷在那里卖水果,经过那个出口的好几个武大学生都选择买,还有一个小jiejie说:咱们要是有现金尽量给现金吧,因为付款码是老爷爷孩子的,钱到不了老人手里。

    于是我能想的办法就是拿点现金再转点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