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_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小的伤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小的伤害 (第2/2页)

,你就等着柔嘉嚎啕大哭吧!”

    王太妃虽然辞位了,可是她主领新设的教部。

    这三年,大宋在各地建学校,招募教师,免费提供教材,甚至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孩子还有免费午餐。

    让所有百姓的孩子不论平穷,富裕,必须完成小学到中学的十年课程。

    下一步,还准备联合三司,联合其他各部,创建为各部培养官吏的专业学校。

    甚至类似临安赵佶担任山长的综合性大学。

    各地税赋减免。

    而水师和靖字军跟各路精锐在登州,泉州,临安,扬州,广州,南洋,藩属国各地设立的海关,就成了教部拨款的主要来源。

    其次才是皇家银行的贷款。

    就连皇家银行的金银储备,说白了,都是李敬从靖康大陆弄回来的,水师把钱一截留。

    赵桓和朱琏就等着坐吃山空。

    还未必可以坐吃,登州的总行一端,她们连控制各地分行都成问题。

    “上皇没有恶行,怎会如此众叛亲离?连太妃也不站上皇吗?”

    “恶行?”

    王太妃不由的笑起来。

    “昔日太太上皇回归,除了被金人胁迫,力荐赵谨为帝,也没有太多恶行,为何皇后无法接受?”

    赵桓没有回国之前。

    朱琏怕辜负了赵桓的期待,满脑子是如何强大宋国。

    如何让宋军更犀利,犀利到哪怕是远征,也战无不胜,打的金人害怕,不得不放回赵桓。

    如今赵桓回国,此一时,彼一时了。

    眼看着朱琏无动于衷,王太妃失望的摇了摇头。

    李敬不是霍光,可在很多朝臣,宋人眼中,比霍光更强。

    一直忠心耿耿的扶持朱琏,救回赵桓。

    此刻若是反宋,明眼人都能看出是赵桓恩将仇报。

    朝中重臣大部分都尝到了富国强兵的甜头,也明白了大宋必须要有一批能所向披靡的精锐将领保家卫国,为大宋争夺世界的资源。

    哪怕朱琏站队赵桓,支持他们也不多。

    毕竟跟着赵桓,就是回到昔日被北方游牧束手无策的时代。

    而在李敬的主导下,大宋有无限的可能。

    “太后继续想,我去找玉盘去了!”

    该说的说了,王太妃干脆也没有回去跟朝臣阅卷。

    径直的朝着太学大门里去。

    朱琏漠然的跟着赵金儿上了马车。

    也不知道怎么回到的临海居。

    临海居的厨子没换,伙食也跟平日里差不多,朱琏吃的味同嚼蜡。

    “母后,今天你怎么啦?金儿姑姑也奇奇怪怪的!”

    从老师哪里回来,赵柔嘉觉得临海居气氛怪怪的。

    好多禁卫都在低声滴咕着什么。

    “你父皇不喜欢李敬,李敬也不认你父皇了?”

    赵柔嘉过几年,就到了亲政的年龄了,朱琏也不愿意隐瞒儿女李敬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情,瞒不住啊。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何况她相信女儿,靖康之难的事情,她都没有避讳女儿。

    “李敬准备造反吗?怪不得顾无忧被人接走了!”

    在李敬的建议下,赵柔嘉有很多老师。

    包括黄灿,陈卓,李芘,陈过庭,曹辅,所谓的帝师倒是很普通,只是陪着赵柔嘉上课,给他安排日程。

    赵柔嘉说话讨人喜欢,学习也很努力,这么多老师尽心尽力的教下来,加上听说集英殿上发生的事情,岂能没有自己的见解。

    “父皇是魔怔了,他也不想想,他能对付的了李敬吗?那可是算无遗策的大宋战神,他连金人都对付不了!”

    “再说,李敬无罪,有功,强大我大宋,造福我宋人,营救我父皇,大功臣,却被逼的不能不反!”

    赵柔嘉的话,让朱琏很惊愕。

    一夜之间,好像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了。

    “柔嘉,你觉得我应该帮谁?”

    “当然是帮李敬,父皇若赢了,李敬全家死无葬身之地,不过父皇肯定也赢不了,我们帮李敬,就是在救父皇,至少父皇只是输了权势,输了执政机会,输掉了他的梦想,却没有性命之忧!”

    “那可是你父皇,父皇从小那么疼你,他若知道你背弃他,他会很伤心?也可能一辈子都不理你了!”

    赵柔嘉露出一脸假笑,仿佛在说,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曾几何时,她日夜盼望赵桓回归,可是真正赵桓回来以后。

    跟她想的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自己长大了,父女之间没有小时候那份亲情的流露了。

    再或者是赵桓忙碌于朝廷上争权。

    没有心思听赵柔嘉诉说思恋,再或者是赵柔嘉为赵桓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得到一个肯定。

    反正回归以后的赵桓,让赵柔嘉有些失望。

    尤其是集英殿的事情完整的传入赵柔嘉耳中,她就判断自己父皇在作死。

    “母后,你要尽快去找大姑姑,四姑姑,我让金儿姑姑带我去找李敬!”

    “走啊,火烧眉毛了,再不走,父皇就被你害死了!”

    找赵玉盘,赵福金,朱琏知道是为了让她们对赵桓下手。

    答应重新监国。

    从而保住赵桓的性命。

    朱琏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别看她在集英殿下令杀人很爽快,那是她建立在对赵桓回国以后,多一些时间了解大宋,会做出正确决策的信任上的。

    可眼下,李敬却不给赵桓这个时间了。

    想起赵桓回来以后,看向朱璇等北狩受辱夫人那个冰冷的眼神。

    朱琏就不寒而栗。

    曾几何时,赵桓就是她的天,眼里那份柔情,是她到山东支撑各种苦难的信念。

    如今自己却主动要去找赵玉盘和赵福金,发动太后夺权,圈禁赵桓。

    眼看这个从小主意大的女儿急冲冲的出去。

    叹了一口气的朱琏也知道,试卷送到汴梁,不管是赵桓回不回登州。

    李敬也都会发动。

    她从来不怀疑李敬手上有一支忠于将令的精锐,这些人哪怕奉命杀赵桓,也不会眨眼。

    也不怀疑她即便能让禁军派人通知部分将领勤王,也会被李敬在路途阻断。

    当务之急,最妥善的办法,还是让赵玉盘抢在李敬之前出手。

    为了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自己复出争权,是对大宋,对赵桓,最小的伤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