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_第三百八十一章 日不落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日不落的大宋 (第2/2页)



    好多京城跟朱琏一起到登州的官员在临海居没有宅院。

    跟着上峰从日照回来,挤在各部上司的院子里。

    到了饭店,呼啦啦的一起到观海楼混饭吃。

    正在酒兴鼾浓的时候,赵佶,朱琏他们回来了。

    “太太皇,您来的正是时候,你看看,我们从日照带回来的花岗石,比你昔日的花石纲如何?”

    黄灿住的院子离观海楼很近。

    老远看见朱琏的马车回来,就打发人去宅院拿了花岗石的笔洗和花瓶等实用物件。

    像献宝一样,放到赵佶面前。

    大宋谁都可以怀疑赵佶做皇帝的水平,但是没有人敢质疑赵佶艺术品鉴能力。

    “臣等过去,也是赶巧了,正好碰见开采出一块洒满金色花点的石料,拿这样的石料去铺地,暴谴天物啊,马上让人改制了很多实用物件,一番抛光打磨,华贵的气息流光溢彩,他们一个个都给微臣抢光了。”

    “好漂亮的石头,不错,真的很不错!”

    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花岗岩物件,比起眼前这件,就是一个渣。

    见猎心喜的赵佶哪里容的下眼里看见这个。

    “一共有多少,能凑齐做一桌餐具吗?”

    “不止,让他们统统交出来!”

    眼看着黄灿让三司的人拿出账本,一个个逼着给赵佶上供。

    观海楼饭厅更加热闹了。

    一个个都在骂黄灿是jianian佞。

    倒是赵佶笑着给黄灿解围。

    “大宋新奇的工具,用具,层出不穷,百姓以往高价只能买到粗盐,而今低价买精盐,再穷苦的人家也不用吃澹菜,三司功不可没,黄灿于国,于君,都是忠良能臣,功勋足以陪享太庙。”

    朱琏承诺修筑大宋的凌烟阁不是秘密。

    赵佶一句话,举荐黄灿挂像昭勋阁。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黄灿自己。

    “想当初,朕去弄个艮岳,劳民伤财,民怨沸腾,甚至还有人以此不满造反,而今女帝新都,花岗石铺地,国泰民安,朕都不敢想燕京皇宫建成,太庙之昭勋阁,是何等的奢华。”

    昔日要给辽国,给西夏岁币。

    拆岁一年下来,没什么结余。

    大宋表面花团锦簇,实际上国库空的可以跑老鼠。

    那是什么国力。

    现在又是什么国力。

    再说花岗石,许多新式机械运到日照开山切石,省下了多少人工。

    水师承担了长途运输,又省了多少人力物力。

    “太太皇,复兴报说,大宋昭勋阁挂的是开国以来,所有名臣,黄三司使这点微末功勋,也能上榜?”

    “梁相,你这话什么意思,你嫉妒老夫?”

    梁扬祖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黄灿能靠着李敬指点的盐铁技术挂像昭勋阁。

    他也配凭借李敬指导的改革大宋官制挂上去。

    大宋朝堂认可的功臣配君王在太庙一起祭祀,这比他们家父子宰相,爷孙宰相更光宗耀祖。

    “肯定嫉妒啊,你又不比我长的好看!”

    “梁扬祖一门三相,你这一任为大宋继往开来,等改制大成,朕亲自举荐你挂像昭勋阁。”

    “微臣叩谢太太皇!”

    这次轮到梁扬祖乐疯了,双膝一软,就给赵佶跪下了。

    他这么一跪。

    陈过庭,张叔夜,李邈,曹辅等人都坐不住了。

    其实他们私下讨论过昭勋阁的事情。

    认为二十四个席位,以往名臣和中兴名臣,应该各占一半。

    也就是现如今的文臣武将,只有十二个席位。

    按照文武对半。

    宗泽,李敬肯定是跑不了的,两人还极可能占据文臣的名额。

    关胜,李纲,岳飞,种彦鸿也极可能。

    甚至跟着关胜西征的折可求,韩世忠也有可能。

    有灭国之功,有救主之行。

    武将六个就齐了,刘锜可能都没分。

    现如今再来两个占坑的,黄灿,梁扬祖。

    还剩下两个名额。

    “太太皇,微臣若非被金人强虏,恐今日没有梁相的席位,臣西域照顾上皇,让他不再受辱受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那是你运气不好,张叔夜张公,为大宋奔走,披荆斩棘,行程万里,其中艰难险阻不计其数,陈过庭陈公为大宋呕心沥血,彻夜忙碌,桉牍充斥数栋房屋,肯定在太后心中,也是陪享太庙香火的合适人选!”

    梁扬祖接力周宁推行变革。

    两人相比,周宁的人缘比梁扬祖差太多了。

    倒不是单纯梁扬祖三代为相,在朝廷中影响力巨大。

    关键是梁扬祖为人好,他知道李敬有意推进海贸,让大宋的精盐,丝绸,茶叶,瓷器等各种物产,行销南洋,西洋,专门找了原来支持他的扬州盐商,从皇家银行贷款,购置了很多海贸驳船。

    从三司,各地采购大量物资。

    也从西洋运回了很多低价棉线,珠宝等物质,充斥大宋市场。

    赚了钱的梁扬祖,出手大方,对李敬言听计从,跟周宁那股子只进不出的小家子气,天壤之别。

    得了赵佶举荐的黄灿,一向爽直,眼看周宁要争,急忙跳脱出来,帮陈过庭和张叔夜说话。

    可是这样一来。

    宴会厅里炸了。

    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

    言语之中,不少人为赵不试,李邈,刘韐,曹辅等人抱不平。

    眼瞅着周宁一副委屈的要掉泪的样子。

    李敬倒是在一边咧着嘴偷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叙功时。

    “诸位卿家莫急,靖王言,靖康大陆揽入怀中,西洋又占据众多岛屿,港口,旭日升起以后,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会照耀在我大宋疆域之上,大宋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梁扬祖,朱胜非没去过西洋,也没去过靖康大陆。

    此番若是太后带着学子游学西洋,顺便庆贺红海之运河开航。

    他们两已经给朱琏递交想随行的申请了。

    听赵佶这么多,想去的人更多了。

    “朕认为,大宋此番中兴,难度,成就,远胜开国,疆域也是开国之数倍,大宋昭勋阁的功臣,自然应该以中兴名臣为主,开国例数三人,过往例数三人即可,若是太难抉择,就挂三十六功臣,也可稍许留些名额给后世?”

    知道自己见猎心喜,为了一点花岗石制品,捅了马蜂窝的赵佶。

    擦拭了一下汗水,总算想起一个平息的法子。

    一边的郑怜玉被朱琏挽着,两人都在偷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