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523章 格鲁伯:我在华夏补课的日子。(求订阅~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3章 格鲁伯:我在华夏补课的日子。(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当评委又不是第一次了,但这种拿捏不定的犹豫感还是首次出现。

    但问题是,比赛不太一样。

    对明星练习生的点评,李少杰可以没什么顾忌。

    毕竟,你无论赢不赢,对你未来影响都不大。

    况且,也就是一群明星,流量,小鲜rou。

    我顾忌你们干嘛?

    就那点能力,就算让你们滚回去打工,李少杰觉得都不过分。

    可这次,面对的是一群真正有实力的青少年。

    他们的刻苦程度远超所谓的小鲜rou,水准碾压那些包装出来流量。

    废话,全国范围内这么多练华夏古典乐的孩子们,最后能走到这里的就几个。

    无一不是天之骄子,也无一不是最有潜力,最有能力的少年们。

    这在心里需要注意的东西可就一下子变多了,自然也就谨慎的束手束脚起来。

    毕竟,杰哥也没当过爸爸,当前辈的日子也属实是短。

    时间积累的人生经验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自己的评判未必会是最终结果。

    但也一定会影响最终结果的。

    李少杰纠结感便是因此。

    必须要对选手负责!

    不然,大笔一挥,你爱多少分多少分去了!!

    自己是青年,也是刚从少年走上来的。

    李少杰自然知道,要让少年们的演奏更加有灵性。

    这也是李少杰愿意支持《瑶山夜画》的原因,哪管错的多了一些。

    可《汉江韵》的演奏,虽然中规中矩一些,但也绝对不失优秀。

    讨论的时候给出的分数很低。

    但这玩意得看是和谁比。

    对华夏顶尖的这几位大老,确实一般般,还有不少问题。

    但人家那已经是金字塔尖了。

    评判学生级别的自然会是这个感觉。

    但实际上,这已经真的很强了。

    随便挑出来一个,放到外面都碾压无数选手。

    这玩意,就像是一群能在艰苦年代手搓核弹的大老围在一起,对新晋高材生研究员的评判差不多。

    确实一般。

    但必须要鼓励,必须要慎重对待。

    更要做好引导作用,让其撑起未来,成为合格的,甚至是更优秀的接班人。

    李少杰毕竟年轻,心里有顾虑是正常的。

    金教授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李少杰心里在顾虑什么。

    忍不住摇着头哈哈一笑。

    “少杰啊,不需要顾虑的。”

    “嗯?”

    李少杰微微抬头,似乎有些不解。

    只听金教授开口道。

    “你是天才,他们也是天才啊。”

    “真正的天之骄子......可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就颓丧,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狂傲。”

    “倒不如说,对这些天才来说,失败有时候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一席话,听在李少杰的脑海中如雷霆一般!

    一瞬间,就噼碎了重重的顾虑!

    是啊!

    所谓关心则乱。

    李少杰开始懂了自己这样的心态。

    这便是一种【溺爱】!

    总感觉后辈仿佛承受不起风浪一般,想着要为后辈思考的面面俱到。

    恨不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多,让后辈无忧无虑。

    这其实是每一个走在前面的人都会有的情感。

    但正如金教授所说的。

    后辈也从不是什么脆弱的花朵。

    不如说,只有溺爱才会让其脆弱。

    年轻人总该承受磨炼的!

    李少杰点了点头。

    金教授这一席话,可以说完全打消了李少杰的顾虑。

    实际上,金教授老早就知道。

    李少杰是眼睛非常毒辣的评审者。

    但如果两位参赛选手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这种犹豫其实也会被放大。

    “嗯,那我知道怎么做了。”

    李少杰看了一眼身边的杨萍,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起来。

    不愧是老前辈们。

    虽然,可能在音乐一道的创作,演奏实力上,难以和自己比肩。

    但对音乐长年以来积累的经验,理解。

    以及在音乐行业中,其他问题的处理方式与思想,果然很强。

    强调“正确度”看似古板,但实际上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可以让有天赋的人,更注重基本功的磨炼,也可以给那些天赋一般,但基本功磨炼的扎实的人更多的机会。

    并且,告知少年们一个道理。

    【在考虑天赋极限之前,率先磨炼的仍然是基础】

    一板一眼或许很难成为独特的艺术家,但发展肯定不差,满脑子想的太过飘的天才,可能会成为一名顶级艺术家,但如果太飘了,没人坠着,容易被自身的傲气摧毁。

    所以,总体的判定上,强调“基本的演奏”就至关重要了。

    “嗯,那我懂了。”

    李少杰点了点头,开口道。

    “虽然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这个《瑶山夜画》演奏者的小想法......但我自己想了想,这毕竟是一个少年比赛,在基本功的磨炼上,演奏是否够稳这方面,应该加大评判的权重比。”

    几位音乐家对视一样后,思索片刻,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并非是打压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

    相反,为了这艺术创造力,更应该强调基础。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公平。

    这《瑶山夜画》的演奏者明显就是非常有想法,很有艺术创造力,但已然开始有些忽略了基本功的磨炼。

    相反,《汉江韵》的演奏者没什么自己的想法,但基本功磨炼的极其扎实。

    作为评委,对《瑶山夜画》的这个有才华的浮躁小子。

    我可以夸奖你,但却不能让你赢。

    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想法,这玩意和基本功一样,也并不是不可磨炼的。

    随着知识的积累,随着阅历的增加。

    这些提高也是必然的。

    作为少年,可以不望天,也可以望天。

    但还是要优先考虑地基问题。

    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是坚固的地基,看天也好,不看天也罢,最终决定你能否达到天的,终归还是这地基的平稳度罢了。

    杨萍微笑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对比赛结果的判定便定了下来。

    仔细一想,这对选手来说,各有各的好处。

    虽然扬琴痛失冠军,但银奖也可以参与到后续的交流之中。

    当然,最宝贵的是得了一个教训。

    得再重视基础。

    而冠军,自然是对基础扎实的古筝选手最大的认可。

    在评委之路上,这次的经历对李少杰来说难能可贵。

    所以,在后续西洋乐评审的任务中,就再没遇到过任何阻碍。

    时间慢慢度过中,这些即将参与到两国文化交流音乐节的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