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二百九十二章 死神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死神来了 (第3/4页)

就是高炯的老巢,也是整个高氏的老巢,在那里经营了几百年,单单姓高的族人就超过一千人。

    老巢被袭,高炯自然不能袖手不管,可是高炯自己的嫡系兵马,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万出头。

    再加上“大中”建国这一个月,又征召的万余杂兵,勉强也只是凑够了两万之数。

    这样的兵力,在大理这个地方,防守一处城池当然绰绰有余,但是想攻打下一个大几千人防守的城池,无疑就是痴人说梦了。

    无奈之下,高炯也退回了大理城,并派出使者去跟罗氏鬼国的人谈判。

    他们以为,罗氏鬼国只是看到大理国内乱,想来趁火打劫一番。

    却没想到,罗氏鬼国的人,占领了兵力空虚的善阐府之后,将高炯的嫡系族人全部斩尽杀绝。

    就算是那些隔了多少代的高姓之人,也没有轻易放过,全部抄没了家财,给赶出了善阐府。

    让那千百人自生自灭,就已经算是罗氏鬼国的军队手下留情了。

    在郭默的信中,交待的清清楚楚,罗氏鬼国出兵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拿下善阐府,然后按兵不动。

    而偌大善阐高氏的钱财,自然就是罗氏鬼国出兵的军费了。

    这次是石长老亲自领兵过来的,原本他是陪着赵思默去临安求学的,被官家送到桃花岛之后,石长老也跟着过去住了一段时间。

    发现小王子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学习的内容和环境,更是无可挑剔的。

    反而自己在桃花岛待着,显得有些无所事事。

    因此,住了两个月之后,石长老就跟“东邪”黄药师提出了辞行。

    当然,赵思默还是要留在桃花岛学艺的。

    如果郭默将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在赵思默十八岁成年之后,是要回到罗氏鬼国继承王位的。

    石长老带领罗氏鬼国这八千劲旅,占领了善阐府,自然也不会随意纵容大军做扰民之事。

    这些人在“敦武军”训练那两年,不仅学得上阵杀敌的本领,就连军纪也是同“敦武军”一般无二。

    更何况,石长老很清楚,以他们“姑爷”燕王殿下的性子,这个大理国早晚应该也会纳入大宋版图的。

    这善阐府将来是他们“姑爷”的地盘,自然就不能在这里随意嚯嚯了。

    当被流放式遣散的高氏族人,徒步到大理城见到高炯的时候,高炯才知道,传承了几百年的善阐高氏祖业,算是彻底完了。

    有心兴兵去重新夺回来,看看自己这万余疲兵,又听说罗氏鬼国来了八千劲旅,高炯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可是,他们的祖父,他们的父母,还有四位兄弟姐妹,甚至三个儿女,全部都死在了罗氏鬼国的手里。

    你让他如何咽得下去这口气?

    最终,完全失去理智的高炯,打开大理城的府库,将所有粮食、武器和钱财都拿出来,在他所占领的地盘大肆征兵。

    同时,又派人去苗人盘踞的乞蓝部,和吐蕃人占据的旦当郡,先送上巨额钱财,要求他们出兵善阐。

    并承诺他们,如果攻陷善阐府,高氏数百年的积累,任他们自行收取。

    这样的话,现在看来已经算是“康他人之慨”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更何况吐蕃和苗人部落这些物资贵乏的势力?

    要知道,善阐高氏,那在天南之地也是存在了几百年的庞然大物,他们能积攒多少财富啊?

    光是想想,都能让人咬到舌头的,更何况高炯已经送来了价值不菲的财物。

    不过,这两方有会川府的“前车之鉴”,并没有直接派大军前往,而是先派出探子,去到善阐府打探一番。

    确定了对方只有八千人之后,吐蕃人和苗人又联合在一起,双方各出六千兵马,同时要求高炯派出八千兵马。

    三方合力共两万军马,并由吐蕃首领统一指挥,才浩浩荡荡地开向善阐府。

    大军出兵并非一日之功。

    高炯接见从善阐府逃出来的族人,再派人到旦当郡和乞蓝部求援,两部人马再派人到善阐府打探,之后又是谈判、联盟的。

    真等出兵的时候,竟又过去了十多天,却不知从襄阳兼程而来的“忠顺军”,早已到了会川府。

    见到一灯大师之后,余玠先送上了郭默的亲笔信。

    无非先是一番常规的问候,并邀请一灯大师,到大宋境内游历或长居。

    至于大理的叛乱和战后事宜,就按一灯让朱子柳带到洛阳的承诺办理。

    虽然,郭默对一灯有着足够的尊重,可惜,现在不是讲个人恩怨的时候,而是涉及到军国大事。

    朱子柳先“忠顺军”一步回到了会川府,并将他一路的见闻,和在燕王府和郭默见面的情景,详细地跟一灯做了汇报。

    虽然余玠只是带了一万“忠顺军”,但一灯还是直接将所有大理的军队,都交到了余玠的手上。

    余玠也是一名帅才,只是在这个时空里,出仕早了一些,就算是现在贵为一军主将了,也不过才二十七岁而已。

    这些年,郭默有意在栽培他、锻炼他,也在等着他的成长。

    远征大理,将是余玠独自领军以来,真正意义的第一战,就连余玠自己,都有些兴奋和期待。

    从郭默给他的军令内容和目标来看,这次大理之行,不亚于一次“灭国之战”。

    自此之后,这个世上将不再有大理国,虽然大理国并不算是直接结束在他的手里。

    一灯大师直接交权,“渔樵耕读”四位也都没有多说一句,原本他们就是随着一灯归隐之人,自然不会卷恋官位和权力。

    只是,年轻气盛的大理新皇段祥兴,心里还是有些疙瘩,但也没敢说出来。

    余玠自然当仁不让地接过了兵权,并对着一灯大师深施了一礼。

    看着旁边的大理皇帝段祥兴,余玠微微一笑。

    “段皇是否心有不甘?燕王殿下曾言,天下分裂的太久了,百姓们是该归于一统的时候了。”

    “一灯大师,燕王殿下现在已经到了‘先天高手’的境界,这是他专门让末将带过来的。”

    余玠说着,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布帛装订的册子。

    “这是殿下的独门绝学‘朝阳落日掌’,按殿下所言,这套掌法已经是他改良之后的升级版,练至大成可至‘半步先天’之境。”

    “殿下说了,这是赠给一灯大师的,大师也可以酌情传于段氏后人。”

    余玠恭恭敬敬地,双手递上了“朝阳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