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宋易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宋易储 (第4/4页)

高在上的官家赵扩身上,他竟然敢跟赵扩毫不退让地对视着。

    要摊牌了吗?

    赵扩心里想着,脸上却依然笑呵呵的,保持着虚心求教的样子。

    老臣方才听官家所言,此次远征大理,可谓全功而结,如此功绩是实实在在的‘灭国之功,。

    官家表彰有功将士,晋升‘忠顺军,主将余玠为‘镇南侯,均为应当之举。

    只是,方才官家将此泼天之功,归于后方文武,归于前方将士,却为何偏偏遗漏了最该奖赏之人呢?

    史弥远一改往日的萎靡,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年之前。

    那时候的史弥远意气风发,那时候的史弥远权倾朝野,而那时候的官家赵扩,却似乎已经生无可恋了,整日里谨小慎微的。

    哦,史相说朕遗漏了最该奖赏之人?那么那人是谁呢?朕又该如何奖赏他呢?

    史弥远问的理直气壮,官家赵扩居然也回答的气定神闲。

    大庆殿里的气氛,却由刚才的群情激奋,变得像被泼了一盘冷水一般,一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老臣敢问官家,这份军报来自何处?

    来自洛阳燕王府——

    老臣再问官家,‘忠顺军,远征大理,是何人所派?

    是洛阳的燕王所派——

    老臣三问官家,大理除国,现在以及今后所行之策,出自何人之手?

    出自燕王郭默之手——

    哈哈,那老臣最后问官家,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明明就是燕王一手策划主导的,连实施之将都积功封侯,真正的主帅却被您忘之脑后,对燕王殿下而言,何其不公也!

    老赵扩和史弥远,就像两只斗志昂扬的斗鸡一般,在这大庆殿上,在满朝文武的瞩目之下,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哈哈,史相既然认为燕王该来领这个‘灭国之功,,那么史相觉得朕该给他什么样的奖赏,才能配得上他这份功劳呢?

    赵扩不怒反笑,居然正襟危坐,向史弥远请教了起来。

    在一旁站着的吏部尚书薛极,微微地闭上了双眼,他不敢或者说不忍再看下去了,他怕自己禁不住想出班劝阻史弥远。

    毕竟几十年的相处,那些年,史弥远对他也算言听计从,两人一起也有很多相得的时光。

    他知道官家赵扩正在循循善诱,他也知道史弥远马上就有可能,说出来他再也无法回头

    的话。

    对峙了这么多年,今日一切都要大结局了吗?

    老薛极闭着眼睛,他不想亲眼看到那一幕,他突然想到了远在洛阳的燕王郭默,或者应当叫他赵昊。

    更是想到了那里的赵汝述和老程珌,同为燕王府所谓的功勋四老,薛极也很喜欢这个称号,此时却有些羡慕赵汝述和程珌。

    启禀官家,为官家计,为天下万民计,为大宋江山万万年计,老臣史弥远恳请官家,改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

    史弥远朗声道,几乎每一个字,都是直接从丹田里喊出来的。

    说完之后,史弥远竟然郑重地走出班位,来到大庆殿中央,撩袍服双膝拜倒,身体前倾、以头触地。

    恳请官家,改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史相他?——

    哎,还是说出来了......

    住口,史相,你为何出此狂悖之言?他郭默取得了功劳,自有朝廷的法度奖赏于他。

    今日在这大庆殿上,你史弥远居然出此无君无父之言,你置朝廷法度于何地?你置我皇家脸面于何地?你又置官家于何地?

    父皇,您要为儿臣做主啊,速速让人拿下史弥远这个乱臣贼子啊——

    别人没有反驳,站在史弥远正对面的太子赵竑直接就发飙了,连史弥远的名字都叫了出来,还直接斥责为乱臣贼子。

    也是,如果让郭默当了太子,那又置他赵竑于何地呢?….

    大庆殿上,除了太子赵竑的哭诉,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连那些身披朱紫,站在最前边那些各部尚书们,也静默不语。

    难道堂堂大宋朝,就没有一个正直敢言之人了吗?

    史相,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龙椅上,传来赵扩的声音,仿佛是从天上飘下来的。

    老臣知道。

    史相,你这样说可有私心?朕记得郭默是你的干女婿,而你的义女如今也怀了身孕。

    老臣一心为了大宋,燕王能为王储,必能横扫寰宇,一统华夏,功绩远超太祖。

    史相,你我君臣多年,想当年如果没有史相的鼎力相助,朕可能就早死多时了,难道今日你把当年对朕的扶持,转嫁到郭默的身上了吗?

    官家,老臣绝无私心,当年扶持官家是为了大宋,今日力挺燕王也是为了大宋!

    好嘛,这二老又飙上演技了!

    不知道内情的,还真以为史弥远是一位千古的诤臣呢。

    史相,你可知道,燕王虽然也叫我一声‘父皇,,可是他的名字叫做‘郭默,。

    官家,您封他为燕王,赐名‘赵昊,,又名列宗正寺,在礼法上,他就是官家的子嗣。

    再看燕王的功绩,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开疆扩土,无论是南天大理,还是西夏边陲。

    就算是太祖当年耿耿于怀的幽云十六州,燕王也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全入大宋版图,指日可待。

    如此雄才大略之人,您不立他为太子,而立了赵竑这样的碌碌无为之人,实在天理难容啊——

    这个时候,官家赵扩居然从龙椅上站起,踱步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直到跪拜在地的史弥远跟前。

    赵扩又伸出双手,亲自将史弥远搀扶了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

    百官都傻眼了,史弥远的心里也糊涂了。

    他仿佛感觉到一丝不妙,却说不上来这是为什么

    ,只是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每次发生大事之前,他都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好,史相不愧是朕的史相,敢言他人不敢言之语,既然如此,朕也不能让史相一人专美于前。

    拟诏——罢黜赵竑太子之位,贬为河南王。

    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钦此——

    徒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