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三百零五章 一灯寻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一灯寻路 (第2/4页)

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哈哈,你说那小子啊,别的不敢说,那小子在学武一途上,绝对是几百年一遇的奇才啊——”

    二十多岁的“先天高手”,黄药师别说是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

    “不过,那小子突破到‘先天境界’之后,老夫还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先天境界’会是什么样的存在?”

    按理说,黄药师是见过先天高手的,当年慕容世家的老家主,给黄药师的感觉就是深不可测。

    可是,郭默却说慕容老家主的“先天境界”,是打了折扣的。

    虽然,现在的黄药师也是“半步先天”的境界,但是,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今生恐怕是突破无望了。

    “呵呵,药兄已经在期望先天了?老僧现在还是停留在‘绝顶之境’,此次北来,就是想寻找自己的突破之机的,但愿药兄能有教我。”

    越是在武学顶尖的人,越是渴望更进一步,即便是一灯大师这样出家的高僧也不能免俗。

    “好,饮了这杯茶,黄某就陪大师走上几招。”

    “东邪”对“南帝”。

    虽然,黄药师在境界上高了一灯大师半阶,当一灯大师使出“六脉神剑”的时候,二人一连斗了三百多招,却难分输赢。

    “六脉神剑?昔日天下第一剑的名头,果然非同凡响啊!”

    黄药师先撤了招式,二人只是多年未见,相互印证一下武功,又不是在生死相搏,当然没有竭尽全力。

    “看来,药兄已经走在了老僧的前边,可惜,这‘六脉神剑’老僧用的也是虚有其表,如果是默贤侄在此,他使起来恐怕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直到现在,一灯大师依然没能做到六脉齐使,自身的内力还是不够。

    一灯大师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将“先天功”练到大成,也许就能真正贯通“六脉神剑”了。

    可惜,他接触“先天功”太晚,年龄和天赋上的限制,苦修多年也只是将“先天功”练至小成而已。

    “哈哈,黄某也是拜老毒物所赐,又占了默儿的光,否则也未必能到‘半步先天’的境界。”

    黄药师也没有隐瞒,就把当年“西毒”欧阳锋,如何对他下毒的事情讲了一遍。

    “阿弥陀佛,欧阳施主还是如此的......即便他功深似海,亦非正道也。”

    当世五绝,存世的四人中,“西毒”欧阳锋算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即便是一灯大师这样的出家之人,对他行径也颇有微词。

    “药兄,这些年来,你可有七兄的消息?”

    一灯大师被称为“南帝”,而洪七公则号“北丐”,这一南一北的,自打上次“华山论剑”之后,就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

    “哈哈,你这是问对人了,黄某还真知道那老叫花的消息,他收了一位徒弟叫郭靖,正是默儿义母的儿子。”

    “跟默儿同岁,现在早已是一流境界中的强者,一套‘降龙十八掌’不在洪老叫花之下。”

    “那小子也是一个练功的怪胎,精通全真教的内功、轻功和掌法,现在又学会了‘九阴真经’和‘朝阳落日掌’,恐怕迟早都会超过我们这些老家伙的。”

    “不过,老叫花的消息,那也是两年以前的,现在要想知道他具体在什么位置,估计还得让默小子帮忙去找找。”

    黄药师就把郭默在天山见到洪七公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连同遇到的那两位“先天高手”,黄药师也一一做了介绍。

    饶是一灯大师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又是心如止水的出家之人,也被黄药师的描述给惊呆了。

    “阿弥陀佛,不曾想世间还有如此多的高人存在,我等居然还号称‘天下五绝’,实在是汗颜啊。”

    “说起来,那位丐帮的前辈高人,老僧还要叫上一声‘祖父’的,他正是老僧亲祖父的结义兄长,不想还在人世,恨不能见上一面啊。”

    一灯小的时候,跟自己的祖父最是亲近,除了随祖父习武,也一并随祖父研习佛法。

    他也偶尔听到祖父提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说道自己的结义大哥如何义薄云天,是世间第一等的奇男子。

    直到现在,一灯也无法忘记祖父提及义兄时,那样崇拜的眼神。

    可惜,没听到祖父那位义兄的结局,一灯也曾问过,祖父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后来慢慢长大后,一灯预感到那应当是一个不愉快的结局,就在崇敬的同时,莫名地多了一份惋惜。

    “那一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可惜我们晚生了几十年......”

    对于那个时代的了解,黄药师显然要比一灯知道的更多,毕竟有郭默这个“说书人”的存在,而黄药师又算是局中之人。

    自此,一灯大师跟朱子柳,就住在了桃花岛,日常除了跟“东邪”黄药师切磋武艺,闲暇之时竟也关注起那几个孩子。

    都是可造之才啊,尤其是已经八岁的小杨过。

    所有的孩子,几乎是前后脚开始修炼的“大漠八法”,两年多下来,练到第三层“白日黄沙”的就有两人。

    八岁的杨过和九岁的郭平,郭平的进度算是优秀的,这孩子从小就踏实、勤奋,虽然天赋不如杨过,却胜在肯下苦功。

    小杨过却不一样,这是一个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人,又有郭默作弊似的打的基础,要不是黄药师有意要磨一磨这孩子的性子,恐怕现在连第四层“秋来如雪”都能达成了。

    八岁的孩子,真的内力达到了三流境界,那会是多骇人的一件事情?

    内功的进境上,走稳当一些是应该的,但是武学却没做限制。

    “南山掌法”几个孩子已经都练得有模有样的,黄药师今年又传授了众小“兰花拂xue手”。

    叶瞿按照郭默的吩咐,先将“朝阳掌”传给了这些孩子。

    果然,一学新的功夫,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杨过学的当然是最快的,排在第二名的,居然是初来乍到的耶律齐。

    学武的几个孩子中,耶律齐算是年龄最小的,今年只有六岁,跟郭逸同岁,天赋却仅次于杨过,只是接触武学比其他人晚一些而已。

    “阿弥陀佛,药兄,默贤侄从哪里寻来这些根骨上佳的孩子,这个小杨过和那边的耶律齐,都是上上之选,怪不得会被他收为弟子。”

    另外几个孩子,也就是在杨过和耶律齐的对比下,显得有些平庸,其实就算是放在各大门派中,也算是难得的天赋。

    “哈哈,一灯大师,这几个孩子确实不错,不过老夫还有一个外孙女,现在在洛阳待着,那才是一个天赋爆棚的存在。”

    “上次蓉儿来信说,那小丫头的轻功,竟然已经登堂入室了,学的还是‘古墓派’的轻功,‘兰花拂xue手’更是耍的好,现在又开始练习剑法了。”

    “也许我们真的是老了,连传授孩子们武功都有些畏手畏脚的,不如默儿、蓉儿他们放得开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