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红楼来_第三百三十章 应梦贤臣,国士无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应梦贤臣,国士无双 (第3/3页)

息全部详细的记录在册,交给吏部处理,随后他带着新任的五名千户和七名副千户再次叩阙。

    景文帝非常满意贾瑜端正自觉的态度,一一面见千户和副千户后,开始查看三尺卷轴,上面记载着锦衣卫每一个百户的名字、所属部门、家庭现状以及他手下一个试百户和两个总旗的基本情况。

    “好,此番贡献良策,你又立了大功,朕记下了,等你收复安南后再一起封赏”,景文帝提起御笔,用“贾体”在澹黄色绢本上写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感慨道:“李爱卿说的是,这八个字称得上是万世不易之论,贾瑜,你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呐,策论、诗词和书法无一不是冠古绝今,想当初朕和李爱卿第一次在渭水河边碰见你,便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不然不会眼熟到如此,后来朕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朕以前梦见过你,而且不止一次的梦见过,你可不就是朕的应梦贤臣嘛。”

    贾瑜暗道您是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臣也不是邓通、薛礼、包拯啊,不过还是可以做一做仁贵的,其他两位就算了吧,躬身道:“若不是陛下提携和信重,给臣报效天恩的机会,臣焉有今日,臣尺寸之功,何以克当应梦贤臣这四个字?”

    “不器,上前来替朕铺纸研墨。”

    贾瑜拱手听令,走到御桉旁铺开宣纸,用镇纸压好,然后从檀木盒中取出一条细长方形的墨块,在砚台中轻轻磨擦起来,景文帝再次写下“国士无双”四个大字,沉声道:“不器,朕将这四个字赠给你,以表彰你对国朝做出的贡献,你把它拿回去表起来,悬于高堂,只要它在,刀兵就永远进不了你们宁国府的大门!”

    合着这位皇帝是把它当做老朱颁发给从龙之臣和有功之臣的免死铁券了,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以后再把它收回去。

    今天对于贾瑜短暂的为官生涯来说,无疑有着最为重大的意义,先成为了天子的“应梦贤臣”,接着把属于韩信的称号收入囊中,不过这个寓意似乎不太好啊。

    一瞬间的迟疑不决还是被景文帝给捕捉到了,他问道:“怎么,不愿意要?”

    “愿意愿意,荣幸之至,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只是自认为配不上这四个字,既然是陛下钦赐,臣只能厚颜恭领了。”

    贾瑜双手接过宣纸,走下御阶,拜道:“陛下,臣必不会让这四个字蒙羞。”

    ......

    宁荣街,门楼下。

    见贾瑜打马而来,贾政领着十几个子弟连忙上前迎接,郑重的躬身行了一礼,抚掌大笑道:“好!好!好!,愚叔没想到我们贾家不仅出了诗词大家和书法大家,还出了可以比肩孔孟的圣人,瑜儿,列祖列宗此番都跟着你游光扬声啊。”

    贾瑜翻身下马,拱手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说了,贾政老脸上满是落寞,他多么希望自己爱侄可以被世人誉为“贾子”,但他很快便把这份无比遗憾的希冀压在了心里,笑道:“不论如何,这四句箴言确实是从你口中所出,后世读书人们会铭记你的,走,到愚叔那里,愚叔很久没有和你共饮了,今晚我们叔侄二人一醉方休。”

    “老爷能这么想再好不过,对了,有一个好消息,圣上让我兼任国子监司业,我给兰儿和菌哥儿争取到了名额,从明天起,他们俩个便可以到国子监中就读了。”

    论师资力量,国子监百倍胜于贾家的族学,里面的教谕无一不是进士出身的名士,端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不然担当不起给皇子皇孙们传业授课的重任,另有少部分烈士遗孤也在其中读书,贾家虽然是天底下除了皇室和宗室外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但因为名声太臭,且屡次犯法,家中子弟是没有资格到这种圣地进学的。

    贾兰倒是没有什么感觉,这便是得到偏爱的有恃无恐,贾菌则非常兴奋,忙不迭的跪下来给贾瑜磕头,表示自己一定努力读书,不会辜负这份恩德和厚望。

    回到宁安堂,贾瑜招来贾芸,让他把“国士无双”四个字拿出去找能工巧匠表装好,挂在刻有“探花及第”的金匾上面,好叫来客一进来,抬起眼就能看见,然后在芳官的伺候下,褪去飞鱼服,沐浴更衣,换上了一件林黛玉亲手缝制的白色长袍。

    ......

    荣国府,梦坡斋。

    “愚叔只准备了五碟小菜和一壶浊酒,瑜儿不要嫌弃,君子要甘于清贫嘛。”

    贾瑜坐到椅子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后再吃一顿了,负责在旁边给他斟酒的是玻璃,她的眼神中满是幽怨,心中不敢说出来的潜台词大概是:比起这个不中用的老东西,奴家更愿意伺候您啊。

    刚动快子,一个小厮便弯着腰走了进来,恭声道:“老爷,茜雪和秋纹正跪在外面,想求瑜大老爷赏个体面,允许宝二爷从宗祠里回来用饭歇息,她们说宝二爷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也没水米沾牙了。”

    “瑜儿,你看...”

    贾瑜还没打算整死他,点了点头,小厮倒退着出去了,未几,外面响起一声“奴婢代宝二爷多谢瑜大老爷的大恩大德。”

    贾政叹道:“家门不幸,出了如此不知羞耻的败类,丢光了祖宗的颜面,愚叔也想清理门户,但奈何这孽畜是老太太的心头rou,坏了他的性命倒是小事,她老人家若是因此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便罪过大焉了,瑜儿,你要体谅愚叔的不容易啊。”

    贾瑜笑了笑,端起酒盅和他碰了一下,就在这时,外面又响起一声“琮三爷来了!”,话音刚落,贾琮大步而入,他面容俊朗,自信沉稳,身着银白色飞鱼服,头戴黑色圆帽,腰悬绣春刀,马皮制成的暗黄色鞶带上挂着一支精致的小十字弩,另一个小包里插着七八根短细箭失,还挂着酒囊、名牌、匕首、无常簿和火折子,这一身装扮把他衬托的英姿勃勃,看起来颇有几分威势,这宁荣两府的子孙后代就没有一个长得丑的,便是那只秃毛小公鸡,抛开气质不谈,他长得也很不错,更别提贾琏和在城外田庄种地的贾蔷了。

    “世忠,这里没有外人,不必附耳。”

    贾琮先对贾政微微躬身,以示对亲厚长辈的敬重,然后说道:“兄长,小弟刚刚得到消息,王子腾病死在了回京的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