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红楼来_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填诗,奔赴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填诗,奔赴战场 (第2/3页)

是要玷污了这两句诗。”

    贾瑜从长史手里重新抢回竹碗,正待大快朵颐时,却看见戴权手执拂尘而来,这老东西脸上挂着阴恻恻的笑,开口道:“万岁爷让二位即刻滚到前面去。”

    说完后就转身离开了,陈佑咬着牙问道:“我想把他打一顿,你想不想?”

    “想,但他是你父皇身边的体己人,不能打,不过我可以让北镇抚司好好查查他的老底,我就不相信他屁股上没有屎。”

    “算了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正常人和阴阳人计较什么,快走吧。”

    景文帝在一个小摊子前停了下来,拿起一只小猪花灯,胖乎乎,圆滚滚的造型让他爱不释手,小贩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其他采买的客人自觉的退到远处。

    贾瑜赔笑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如明日上午让天策军从芳林门进入京城,途径朱雀门,由朱雀大街出明德门,让百姓们亲眼见证王师雄赳赳,气昂昂的无上风范,借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陈贤:“儿臣附议。”

    李基:“老臣附议。”

    陈佑:“这主意好。”

    景文帝从袖兜里掏出一颗金豆豆放在摊位上,买下了小猪花灯,点头道:“准了,按你说的办吧,届时朕会让光禄寺的人在城外置酒相送,为你们壮行。”

    “臣代全体天策军将士叩谢陛下隆恩!”,贾瑜欲拜,但却被景文帝制止了。

    “铭记朕之前跟你说过的话,当以保全自己身家性命为重中之重,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死,万事皆休。”

    “请陛下放心,臣不敢忘却。”

    庆阳公主走上前,福了一礼,轻笑道:“父皇,前年这个时候,小贾先生提笔写下了‘梦里寻他千百度’,去年不知何原因未写,今年总不能还不写吧,您说呢?”

    诸多女儿中,景文帝最满意这个端庄优雅,国色天香的大女儿,原本不是没有想过把她许配给贾瑜,但后来碍于前文提到过的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不器,填一首诗词来助助兴。”

    “臣遵旨。”

    贾瑜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用一种沉重的语气吟诵道:“《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庆阳公主细细品味一番,柔声道:“小贾先生瞬息成诗,天纵奇才,此诗和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读到后不禁心有戚戚,感慨万千,幸好您最终有情人终成卷属,若是事与愿违,方才为世间一大遗憾。”

    贾瑜微微一笑,朝她拱了拱手,被人吹捧到这种程度其实也是蛮舒服的,说句难听的,她比舔狗还能舔啊,待众人移驾到下下个路口时,已经有不少歌馆和青楼在传唱这首新鲜出炉的传世佳作了。

    ......

    宁国府,宁安堂。

    林黛玉将亲手包好的芝麻元宵放进碗里,薛宝钗趁人不注意,将一个物件塞进她的手心里,她低头一看,小脸顿时布满红霞,啐了一口,那白色手帕像是块牛皮糖,紧紧的吸附着,想甩都甩不掉。

    史湘云和迎春她们无比认真的包着元宵,按照规则,每人只许包一个,而且不能太大,鹌鹑蛋大小就好,省得把贾瑜撑出个好歹来,因为这东西特别坠肚子。

    薛宝钗附耳道:“林丫头,你一直要强,那么我们能做的事,你能不能做?”

    灼热的鼻息拍打在林黛玉精致小巧的耳朵上,她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耳朵是她身上的敏感地带之一,以往只要贾瑜控制住此处,她很快就会失去反抗和思维能力,任由他摆布和采摘。

    “你们能做,我当然也能做!”

    林黛玉把白手帕塞进怀里,其实这个决定她早就做好了,不管薛宝钗提不提出来,她今天晚上都要向贾瑜开口索求。

    “是吗?不过我不相信你,除非你答应让我在旁边监视,怎么样,敢不敢?”

    林黛玉想都没想就点头应了下来,但很快便后悔了,可大丈夫一言九鼎,小女子同样也要一言九鼎,反正不是没有和她一起服侍过他,还有什么好羞涩的。

    “我今儿身子不爽利,放心,我不会和你抢,今晚他是你一个人的”,薛宝钗伸手在林黛玉的细腰上轻轻捏了一下。

    正说着,贾瑜满脸笑意的从外面大步入内,大家兴冲冲的围上前,七嘴八舌的询问元宵灯会的场景,做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想随意出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绝大多数人迄今为止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城外的桂园了。

    贾瑜绘声绘色的描绘着,自然少不了把新抄的诗拿出来炫耀和卖弄一番,和那首《望月怀远》一样,获得了一致好评。

    ......

    小厨房。

    贴身丫鬟们都回去了,只有九房妻妾和三春在,史湘云往锅底塞松木、薛宝琴拉风箱、邢岫烟掀锅盖、迎春和探春朝锅中添入清冽的山泉水,四十余颗代表着nongnong关爱的元宵被林黛玉用长长的快子依次夹进沸水里,在蒸腾的热气和明亮的火光中,她们齐心协力的煮好了一大碗元宵。

    ......

    宁安堂,餐厅。

    贾瑜愁眉苦脸的看着眼前比他脸还大的海碗,林黛玉、薛宝钗、迎春、探春、史湘云、李纹、李绮、邢岫烟、妙玉、薛宝琴、小惜春、晴雯、紫娟、媚人、金钏儿、龄官、雪雁、玉钏儿、香菱、药官、莺儿、麝月和芯官皆满脸期待的看着他。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好哥哥,你在外面顽了两个多时辰,一定很饿了吧,快吃呀!”,探春一脸狭促的笑意,把海碗往贾瑜面前推了推。

    贾瑜知道这是她们的心意,怎忍辜负,即便之前吃过不少东西了,他夹起一个塞进嘴里,囫囵吞枣的吞下,强笑道:“人间美味,你们亲自包的就是好吃。”

    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且难过的,四十多个元宵下肚,贾瑜被撑到快要走不动路了,但还是装出很开心的样子,众人约定明天一大早来给他送行便各自散去了。

    看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